作坊裏轟隆隆的響,水汽氤氳,數千工人在一個碩大的車間裏繅絲,場麵極為壯觀。
繅絲就是一口口大鍋,煮著蠶繭,工人用手把蠶繭從水裏撈出,然後抽絲。
一天下來,工人的手都被泡得發白,損傷很大。
工坊管事的小心陪著他走動,王半城道:“今年的生絲怎麼樣?”
“大豐收,咱們囤不少,二茬估計也不少,老爺,生絲太多,這麼多絲綢,今年怕是要降價。”
王半城笑道:“不怕,咱們賣到北麵去?”
“賣給韃子?”
“他們也要這個。”
“他們懂什麼絲綢,牛嚼牡丹啊。”
王半城笑道:“老王你還學會亂用成語了,行了,這不是你操心的事兒,用工怎麼樣?”
“用工今年也比往年便宜些,也不知道為什麼,今年好像特別多人出來做事。”
“那就找最便宜的,咱們總不能虧錢。”
“是!”
作坊實在太大,走一圈下來,累得王半城滿頭汗。總體上他很滿意,計算著今年的利潤,笑容更大。
三日後,王思農忽然跑過來,道:“爹,你知道嗎?武林門那兒開了個鹽鋪,布鋪。”
“這有什麼奇怪的?”
“太子殿下開的,明天開業。賣的就是北鹽。”
北鹽是特指,其實山西地區也產鹽,以前也是品質最高的貢鹽,但自從長蘆鹽場橫空出世,北鹽就特指長蘆鹽場的鹽。
王半城奇道:“怎地太子殿下還做這等與民爭利的生意?”
王思農道:“太子殿下是為了錨定物價還是什麼的,反正報紙上有寫,我也看不懂。”
“錨定物價,那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反正報紙上說,就是一枚銀幣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去那兒買一百斤鹽。”
王半城瞬間就想明白,不由拍手大笑:“好啊,太子殿下這個主意好。那銀幣本就不足秤,太子殿下這麼一搞,足不足根本就不重要。”
“對,還有個大明銀行。”
王半城道:“大明銀行又是個什麼東西?”
“說是跟錢莊類似,不過不能存取款,隻能兌換金銀幣。”
王半城點點頭,“都是這幾天開的麼?”
“明天一起開業,我跟幾個同窗約定去隨便看看去。”
“鹽布鋪子你看什麼?”
“開的還有書店啊,據說有已經編纂完的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邊編纂邊發行,現在發行的,隻是第一卷,也就是經的部分。
隔日王半城依舊如往常那樣去作坊巡視一圈,當馬車夫正準備趕車回去時,他開口了。
“去武林門看看。”他想看看,朱高熾究竟在搞什麼東西。
半道上遇到了同為絲綢商的李大長,兩人結伴同行。
抵達武林門時,這裏已經因為人太多而導致交通擁堵,連車都出不去。
等了小半個時辰,車子挪動不超過五米。
王半城不耐煩下車,與李大長一同步行。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