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道:“好,給我來一萬件。”

“一萬件出廠可以壓縮到一百文。拿去南洋保準好賣。”

李景隆興高采烈走了,出了門才想起來,自己是特麼來買船的,怎麼買了一萬件衣服就高興跑了?

再想回去,可這是皇宮,他哪裏敢亂走,隻好悻悻走了。

過了四天,船舶拍賣會開始。

朱高熾這次倒是沒有通知那些商賈,而是在皇親國戚裏搞,京城裏的勳貴全都到場,五十艘船,已經拆卸掉艦炮之類的武器,全部拍賣。

現場競爭非常激烈,五十艘船看似很多,但大家都需要啊,這個時候現做海船根本來不及,大家都迫不及待出海,哪裏等得起。

現場競價激烈,從一千五百兩一艘船飆升到三千隻用了短短幾個呼吸。

朱高熾采用的五艘一組方式拍,不到一個時辰,五十艘全部拍賣完。

很多人沒買上,朱高熾把他們留下,說自己有個產業要跟他們合夥。

朱高熾祭出成衣產業,以前有人在做,隻是規模並沒有那麼大,朱高熾要做得很大,留下來的都是侯爺,聽到他的建議都覺得可以試試。

於是每人湊兩千兩,十幾個人搞出來兩三萬兩,設立成衣企業,取名皇明服侍。

李景隆買到船舶後立刻著手調集產品,從江浙地區各大玻璃生產商處批發而來的玻璃,包含玻璃板、鋼化玻璃、玻璃燈罩、玻璃杯與碗等等,全部彙集到上海碼頭的倉庫。

九月底,李景隆親自送五艘船出海,當他站到岸邊,看著屬於自己的船遠航,心情莫名其妙非常激動。

他看到了熟悉的魏國公,於是走過去攀談。

“在這兒見麵了,你請客。”

“李叔叔,應該的,請。”

如李景隆這樣的人很多,整個上海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急速繁榮,每天都不重樣。

紫荊關孤兒留在上海的有四十餘人,正是他們在建設上海港口,規劃道路,梳理交通。

十月的一天,上海港口忽然停泊下一艘破破爛爛的船,船身好像已經腐爛了幾百年,船帆上都是洞,自從上海開港後,這是這裏所僅見的最破爛的一艘。

海關人員上船檢查,船上沒貨物,隻有少數幾個人,皮膚黝黑,衣衫破舊。

海關皺眉,詢問他們究竟要去哪兒?

領頭男子二十多歲,頭發因為長期沒打理,又髒又亂,散發著臭味,他跪地道:“上國大人明鑒,下臣乃安南舊國主勳戚陳平,請上國大人通稟大明皇帝陛下為我做主啊。”

男人磕了三個頭,哭得涕泗橫流。

海關工作人員有些發懵,安南舊國主,還是國主的勳戚,他不敢怠慢,火速將此事通告給上海知縣。

上海知縣大驚,安南去年大變,胡氏篡位,謊稱陳氏後人已盡數死絕。

皇帝陛下對此睜隻眼閉隻眼,這個時候冒出來個陳氏後人,這可是打了皇帝陛下的臉,大明朝被胡氏給騙了!

上海知縣火速秘密報給朱棣,朱棣大為震驚,急命錦衣衛將陳平等人接回南京,仔細盤查。

這個陳平對陳朝舊事了若指掌,若不是身邊親密之人,誰也不可能知道得這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