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微微搖頭。

朱高熾道:“諸位起來,話雖如此,但安南之政終歸是要歸於陳氏,待我等尋到陳氏後人這安南仍舊是安南。”

領頭那個豪紳道:“殿下,非是我等不願,隻是陳氏後人皆已被殺,如今連一個人也沒有了。”

“有沒有,總歸要先找找再說。”

朱高熾就這麼打發了耆老,然後立刻叫過來紫荊關孤兒,“從今天開始你們什麼都不要做,立刻規劃一條從安南至廣西的道路,越快越好,快去吧,人不夠可以立即征調!”

安南皇宮裏許多珠寶,全都裝船送回大明,但圖冊則等需要摘抄,所以送去晚些。

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整個安南境內才逐漸平穩。

又過去半個多月,來自朝廷的聖旨來了,下令在安南設置交趾布政使司,具體人員安置隨後就到,目前正有人往交趾這邊趕。

交趾逐漸安定後,朱高熾並未讓士兵立刻還朝,而是輔助治理,把士兵分成十個部分,分別控厄安南要道,然後開始了熟悉的流程:鬥地主!

整個安南亂成一鍋粥,小規模起義此起彼伏,但有大明軍隊鎮守,始終未能掀起什麼大亂子,反倒因為朱高熾這慷慨的舉動,吸引不少帶路黨投靠。

這一日,朱高熾正在處理安南政務,忽然有人進來,那是紫荊關孤兒中的一個,他跪地道:“殿下,臣等不負眾望,終於設計好了這條線路。”

朱高熾急忙放下手裏的事,走下來道:“呈上來。”

詳細的圖紙,足足有厚厚一遝,朱高熾打算修建的是柏油路,東南亞其實是有石油的,稍微處理後就能得到瀝青,這東西比使用水泥省,而且效果其實比水泥更好。

朱高熾看到後麵的工程預算,皺眉道:“怎麼這麼多?”

小李無奈道:“殿下,這裏的施工工期很短,到雨季時不能動工,很麻煩。”

朱高熾倒是把這事給忘了,又問道:“從現在開始施工,能行嗎?”

“估計不好招人。”

安南的土地不能說少,但實在也算不上多,人口就更少,朱高熾打土豪鬥地主,把田給分了,所有人都有了土地,大家哪還有功夫出來幹活?

“俘虜,用俘虜,還有地主什麼的,全都送到工地上去,我再給國內寫信,叫他們也抓緊時間派人過來。”

小李點點頭:“人手充足,在雨季來臨前,估計能修好,隻是我不知道瀝青的產出如何。”

“瀝青很容易。”

朱高熾道:“那就抓緊時間施工,立刻開始著手平整土地,最好先修一段,當作樣板。”

小李立刻應了聲是,回去召集人手去了。

朱高熾又立刻給朱棣寫信,叫他將國內的犯官、罪犯全都趕過來,好在安南重新使用。

安南又變成了個大工地,那些俘虜被強迫勞動,從升龍府修築,北方則從廣西邊境開始修,調集部分廣西、廣東勞工,兩段同時修築。

當施公南來到安南時,見到的就是這幅繁忙場景。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