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你說得很有道理,但封賞個誥命夫人是可以的,封侯太離譜。”
朱高熾也無奈,如今他不是皇帝,他說了不算,其實就算當了皇帝說了也不會算,因為還有文臣集團,他們的意見非常重要,最終隻能給梅娘封賞個誥命夫人了事。
大明日報全文刊載發現金山銀山的消息,同時大規模報道梅娘的事跡,從她是如何成為海盜,又如何被朱高熾招安,最終如何去的新領地,全部裁剪成文。
最重要的是,這次回來一共帶回多少金銀。
這個消息早晚都會被人知道,還不如直接公布,堂堂大國就應該有大國氣度。
駐紮在京城的朝鮮使節李詹聽說此事,震驚至極,多方打探之下發現這個消息居然是真的,立刻心思活絡起來,向朱棣求情,希望也能允許朝鮮踏上這片國土。
朱棣同意,李詹立刻派人返回朝鮮,籌備船隻。
金陵城中,人來人往,都在討論這件事,茶肆酒樓,街頭巷尾,說的都是發現金山銀山的事兒。
大家都聽說過這樣的傳說,但大多是神話故事裏,誰也沒想到在現實世界中真的發現。
文臣們這才發現被武將們陰了,這群王八蛋把金陵城裏可以購買的出海商船全都買了。
城中的船舶價格立刻翻了一番,他們隻好去其他地方打探消息。
結果,沿海地帶早就被這些武將們的人占據,他們甚至等在船廠,隻要出廠一艘船,立刻買走。
就連水手的價格都一路飆升,有些人壓根不知道消息,出海打魚一趟,回來後身價翻了幾番,十分嚇人。
這亂糟糟的景象,終於引發大規模的反彈,文臣們變著法子找武將的錯,偷睡誰家老婆,多娶幾個小妾,甚至拉屎時伺候的人多點都成了他們攻擊的要點。
搞得朱棣十分火大,在朝堂上大發雷霆,武將們也不甘示弱,平日裏從來不談事的他們,忽然天天上書彈劾,彈劾來彈劾去,倒是把一個揚州的鹽政衙門裏的小官彈劾了。
根據武將們的說法,這個人貪汙巨多,而且還把控鹽場價格,壓榨商賈。
這個人原本是個不學無術的人,被文官們抬進鹽政衙門,每年光是給京城裏的上供就多達數萬兩。
胡庸什麼也沒幹,就是遵守朝堂上的潛規則,結果被惦記上,朱棣心道好哇,朕正找不到典型,那就拿你開刀吧。
胡庸被抓,家產被抄,居然抄出了數十萬兩之巨,令人震驚。
朱棣很生氣,朝著群臣噴:“看看,看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主事,居然有數十萬之巨,這天下到底還有何人是不貪的!”
沒人敢吭聲。
朱棣又道:“此案交給三法司會審,全家抄沒,家屬全送進教坊司。”
等到案子審完,朱棣看卷宗,又發現巨大的疑點,這貨居然從來沒有交過稅,他極為震驚,命紀綱嚴查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一查不要緊,查出來大問題。
這個家夥本身沒多大的功名,隻是個舉人而已,但名下田產達數萬畝,一點稅都不交,而且他還利用自己的便利,往來販運商品,也從來不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