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政衙門的船,誰敢真正查驗,反正大差不差也就是了。

朱棣怒火中燒,看著紀綱的報告,胡子都在抖。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朕宵衣旰食,過得還不如一個小小的鹽政衙門的主事,他吃的穿的用的,堪比皇帝,豈有此理!”

他把紀綱趕出去,胡亂咂些東西,嚇得宮人大氣不敢喘,恰逢朱高熾前來彙報,見到這種情況,問清楚緣由,信步邁進書房。

朱棣沒好氣道:“你來做什麼?”

“我來看看爹。”

“朕還沒死。”朱棣沒好氣回了句,“沒什麼要緊的事就去吧。”

朱高熾道:“爹是在為稅收的事情煩惱?”

“區區一個主事,居然敢常年不繳稅,這天下到底還有多少這樣的人。”

朱高熾道:“父王,當初我就說過,咱們大明的稅收有問題,祖父當初思慮不周,才導致這樣的結果,而且這也是文人們有意引導的結果。”

朱棣狠狠瞪他一眼。

朱高熾並不在乎:“爹,如今開海是大事,許多人都在為此事做準備,咱們倒是不如趁機改了這稅收。”

朱棣道:“怎麼改?”

“如果從國家的角度講,最先改正的應該是免稅政策,所有免稅全部取消,包括親王皇家都要交稅。”

朱棣瞪大眼睛。

朱高熾賠笑:“當然我知道爹不願意這麼做,那我們隻好先從商稅入手,尤其是海關的稅,目前關稅尚未建立,剛好趁著這個機會試試。”

“關稅怎麼了?”

“之前的關稅,依舊是按照三十稅一收的,所以並不是很明顯,但這樣的關稅肯定是不利的,朝廷必須要起到引導作用。

比如如果從外麵運輸糧食進來,那麼必須要免關稅。

因為這樣可以鼓勵商人們帶回來糧食,糧食再多也不嫌多,但從商人角度來說,運糧回來是不合適的。

糧食占據地方太大,而國內外的差價其實並沒多少,如果刨除運費什麼的,基本上賺不到多少錢,所以基本上都會帶些貴重物品,香料、寶石、金銀等等。

孩兒的意思是,不如建立商稅分級製度,貴重物品的商稅是多少,糧食的商稅又是多少,規定好稅率就成。”

稅務分級幾乎就是基本操作。

奢侈品比如絲綢、煙酒、化妝品等的稅率極高,但食品、初級加工品等物的稅率比較低,因為前者隻是消費品,而後者則是生產資料。

但大明的稅率極為模糊,朱元璋不懂經濟,也不知道該如何製定稅率,他天真的以為,隻要製定一個合適的稅率,就能免去商人受到的盤剝。

於是搞出來三十稅一這種操作。

朱高熾把稅率當作工具使用,而大明的稅務製定者,則沒想到這一層。

當他向朱棣介紹完如何製定稅率,以及稅務的指導思想時,朱棣瞬間就明白稅務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