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的建議是在北平府試行,但被朱高熾拒絕:“北平府比較特殊,在全國範圍內都沒有借鑒意義,得換個地方才行。”

眾人又討論,選定浙江。

這是因為浙江一來近,二來繁華,能經得起折騰,換個地方可就不成。

浙江省會杭州,先從這裏開始。

這次稅務改革,勢在必行,報紙將朝堂上的討論結果發表,引起嘩然。

杭州經過上次折騰,這回是真的怕了。

幾個絲綢商人聚集,在天水樓包間中秘密磋商,莫聰作為領頭人,道:“按照朝廷的規矩,咱們的絲綢稅率改為五稅一,這價格起碼得漲上好幾成才能跟過去利潤持平,諸位都有什麼想法?”

黃龔道:“這怎麼行,咱們的絲綢還怎麼賣出去?”

“朝廷隻說是試點,也沒說以後就真的這麼幹啊。”

莫聰嗤之以鼻:“沒看到朝廷鐵了心嗎?報紙上都報道了,朝廷哪裏還有退路?”

黃龔急道:“不行,堅決不能在這裏試行,看朝廷的意思,要是讓他們開了這個頭,今後你我都別想有好日子過。”

莫聰道:“這也正是想要跟大家商量的,咱們該怎麼辦?”

眾人竊竊私語,低聲討論,過了片刻得到結論,那就是生絲。

生絲是很重要的絲綢生產原料,他們這些人幾乎控製著整個杭州地區生絲的價格,於是他們決定從這裏入手,徹底斷絕生絲的收購。

幾人剛剛開完會,接著莫聰又遇到了搞珠寶黃金生意的劉員外,他同樣在為新的稅率煩惱,珠寶生意的稅率同樣是最高稅率,六成。

簡直離譜,以前他們按照三十稅一的稅率繳稅,有時候還會偷點漏點,連這麼點錢他都不用交,現在新的稅率下來,他覺得日子簡直沒辦法過。

兩個同樣苦逼的商人湊一起,能有什麼好事?一商量,都覺得這樣的稅率太離譜,必須罷市。

與此同時,像那種賣胭脂水粉、皮毛商人或者是高檔酒的,全都要繳納高昂稅率,叫人苦不堪言。

慢慢的,各行各業都串一起,共同決定,隻要開始征稅,就立刻罷市。

朱高熾此時正緊鑼密鼓安排稅務。

稅務以前同樣歸屬府衙管理,但卻非常簡陋。

鄉下由朱元璋任命的糧長負責收稅,他們每年隻是將稅收收上來就成,至於運輸,需要當地農民自己運送。

商稅就更簡陋,就是幾個小吏,隨便收點意思意思就是,很多商賈都有門路,不用交稅。

但現在要建立更加合理的稅收機構,稅務從府衙的行政機構中搬出來,設定一個稅司司長的專門職位負責,原來主簿負責的事兒,交給稅司司長。

稅司之下,則是幾個副手,有專門負責農業的,有專門負責商業的。

另外杭州雖然並不是開放口岸,但卻是個沿海城市,市舶司專門負責海關稅收。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