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對這些事情並不關心。
經過一個多月準備,他全力修建的現代化的繅絲廠終於開工,雖然尚未有蒸汽機,但借助水力以及畜力,也可以達到效果。
前期建廠的成本很低,但重要就重要在這繅絲機上,雖然這機器已經在科學院裏經過數百次實驗,但尚未實裝過,究竟會出什麼問題誰也不知道。
朱高熾帶著十幾個工匠,駐場幫助修建,安裝調試的過程十分痛苦。
因為當初隻是在實驗室裏擺弄,很多問題壓根就沒考慮過。
紡織機、梳棉機、毛紡機這些機器都是朱高熾畫的圖紙,工匠們按照圖紙生產,但繅絲機朱高熾完全沒參與,是工匠們自行研發出來的。
很多問題都沒考慮到位,實裝時才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大的問題沒有,小問題不斷,需要他們不斷進行修改。
安裝調試機器曆時半月,最終啟動生產又耗時十來日。
朱棣來信過好幾次,催促他快些解決杭州的問題,朱高熾隻能一次次拖延。
這一日,繅絲廠終於安裝完畢,可以進行試運營,朱高熾用他從京城裏帶回來的工匠進行生產,速度飛快,比尋常時那些繅絲廠不知快了多少倍。
周星月無比驚歎,對朱高熾更加佩服,觀眾裏除了周星月外,還有原先的繅絲工人,他們是請過來專門針對機器測評的。
當他們看到機器可以同時繅絲五六十個蠶繭,人都麻了。
尋常人隻能一個個繅絲,怎麼可能同時幹這麼多活?
但機器可以做到。
五六十個蠶繭猶如跳舞似的,蔚為壯觀,而這一排房子裏擺著十幾台機器,每台機器都這樣,叫人驚歎。
朱高熾笑道:“對外招工,大量收購生絲。”
周星月就能把這個活給做了,於是繅絲廠開始運作,起初杭州商人不以為意,但很快,生絲市場上就出現一家名為生絲總行的商鋪,裏麵賣的成品絲,比市麵上的價格低了接近四成。
杭州商賈萬分驚奇,沒費什麼功夫就打探出來這是朱高熾開的。
這就叫人難做了,到底買還是不買呢?買就要忍受高稅率,不買,這些省下來的都是錢啊,眼睜睜看著錢跑別人碗裏,誰能坐得住啊。
於是剛開始有人偷偷買。
後來絲綢商也想通了,用這個價格出售,肯定是賠錢的,那朱高熾賣多少我就買多少,反正這些成品絲也不貴,相比自己搞便宜得多。
那幹嘛還要自己搞。
於是所有人都開始大張旗鼓地買。
莫聰看不透朱高熾,幾個絲商坐一起商議,他就提出疑問:“這個價格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我聽說是用機器。”
“就算用機器人工也不可能少啊,再加上損耗,這個價格賣一石,起碼要賠進去幾十兩。”
“不知道,或許太子爺另外有什麼秘方?”
討論來討論去,也並沒有得到正確結論,他們都覺得可能有什麼生產秘密,隻是人家不說,咱們不知道罷了。
既然成品絲這麼便宜,那還搞什麼搞?幹脆賣掉作坊,直接從朱高熾那進成品絲得了。
大批作坊破產。
失業的工人無處可去,隻好去朱高熾那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