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群臣叫好。

但也有人清醒,對皇室都能收稅,文官們憑什麼免稅,於是有人反駁道:“臣反對,免稅是為維持宗室體麵,體現朝廷仁德,若是對宗室征稅,那宗室與平民有什麼區別?”

有人讚成:“稅收乃是國之大事,免稅可以,但要限定額度。”

有人說:“但宗室土地眾多,倘若都繳稅,誰敢上門收稅?長此以往,收稅不過是形式而已,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朝廷上就此展開爭論,吵得不可開交,並且漸漸已經脫離原本的議題範圍。

到底該不該征稅就成大問題,文官們此時的利益跟宗室是一致的。

免稅是特權階層的事兒,他們同樣屬於免稅階層,所以有人會兔死狐悲。

朱棣一直一言不發,朝堂幾乎成為菜市場,大家各執一詞,誰也不能說服誰。

總體上來說,讚成征稅的是以青年官員為主,例如楊榮這些人。

他們職位低,好處沒那麼大。

高層官員不讚成征稅,其中除了有自身利益上的考量,還有對朝廷利益上的考量。

爭論至激烈處,朱高熾忽然道:“父皇,兒臣有個想法。”

朱棣心領神會,道:“哦?什麼想法?”

“諸位大臣說的都有道理,但我以為,為什麼不把兩種辦法綜合呢?既征稅,又不征稅。”

眾人大奇,什麼叫既征又不征?不征就是不征,征就是征,哪裏有不征又征的呢?

朱高熾笑道:“楊學士等人的意思是要征稅,而蹇大人的意思是不征稅,那為何不先征稅,再退稅呢?”

朱棣扮演白臉,大怒:“胡鬧,先征稅,再退稅,這不是胡鬧嗎?真以為朝廷閑得慌?”

“不,”朱高熾向眾人解釋,“征稅是國法,退稅是人情,這樣豈不是兩全齊美?”

群臣的腦袋裏沒繞過這個彎兒,朱高熾也不給他們時間,朗聲道:“其實推而廣之,天下都能如此安排,比如蹇大人,他是尚書,可以退多些,比如楊學士,他隻是個學士,可以退少點。

這樣既能體現眾人地位,又能不至於讓國家稅收流失。

這次吳三的舉動,說明免稅這種模式弊端多多,有很多漏洞,隻要是規矩就會被人鑽空子,倒是不如兩者結合,還能減少漏洞。”

朱棣道:“這件事哪有那麼容易!”

朱高熾道:“父皇,孩兒請自皇室起,皇莊鋪麵皆需繳稅,以此為天下榜樣!”

群臣皆驚,皇帝居然也要繳稅,說起來跟天方夜譚似的,從來沒有皇帝繳稅過,主要問題是內帑雖然跟國庫是分開的,但雙方又能互通,繳稅不就是左手倒右手嗎?沒什麼效果。

朱棣卻沒有立刻同意,而是道:“此事容後再議,今日就這樣吧,退朝!”

楊榮、金幼孜以及其他幾個大臣散朝後去了金陵城裏的一個酒樓裏,邊吃邊說。

他們都是聰明人,雖然剛開始朱高熾提出這個建議,讓他們措手不及,但現在已回過神,想通其中的絕妙之處。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