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下對朱高熾非常不滿,作為太子一國儲君,怎麼能天天沉迷工匠之學?
此乃小術,儒家最鄙視術,最重道,因此又有很多彈劾奏章。
朱棣全都留中不發。
他是皇帝可不是慈善家,什麼對大明好,什麼對大明不好,他門清。
朱瞻基沒事就跑來找他玩,他也開始有意教導朱瞻基,告訴他:“儒生說的話,雖然好聽但是不中用,什麼狗屁仁道,哪有仁道,倉廩實而知禮節,以後你也不要胡亂聽這些人說話。”
朱瞻基才四五歲,哪裏懂得這些,朱棣笑著叫太監取些糕點,小家夥立刻眉開眼笑。
朱高熾很快就上了個折子,請求重修金陵城。
金陵城是朱元璋花費幾十年功夫修好的,用不少心血,朱棣也沒有覺得重修必要,他把朱高熾召進殿,父子二人對談。
“金陵城怎麼了?”
朱高熾道:“皇爺爺高瞻遠矚,金陵城沒有大問題,可是當初也沒有修完善,城中道路不怎麼好,很多地方一下雨就是泥濘,孩兒準備重修道路、下水道等等。
如果可以,也能重修幾個官衙。”
朱棣翻著奏折,漫不經心道:“水泥的產量夠了?”
朱高熾道:“是。”
雖然球磨機粉碎機都沒有搞好,但朱高熾相信速度很快,畢竟這也不是什麼大型創新,僅僅隻是把蒸汽機的動力轉變個輸出方式而已,就算沒有他提點,很多工匠思考幾天也能搞定。
隻是現在蒸汽機比較大,相應的也得改進粉碎機、球磨機的體型。
另外,工作流程也得相應改進。
這些需要時間,但他有信心在極短時間內完成。
朱棣當然知道蒸汽機,但重修金陵城這麼大的事兒朱高熾都敢攬下,說明水泥的產量有個恐怖的增長,他好奇地問,究竟會增長多少?
朱高熾沒有具體數據,但依據估算,增長個十多倍是完全沒問題,而且這還隻是沒有擴大生產規模的情況。
朱棣驚訝至極,對蒸汽機格外好奇,隻是朱高熾告訴他蒸汽機目前出了問題,正在進廠維修。
“這才幾天,怎麼就壞了?”
朱高熾道:“這也很正常,新機器實驗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都有,但這不算問題。”
朱棣根本沒有經曆過後世的精密機器時代,後世新飛機若是改型,取得適航證也得一到兩年。
如果是新飛機,從驗證機到商業運行,中間可能會差七八年,實在太正常。
蒸汽機這玩意精密要求沒那麼高,但一兩個月的實驗時間也是不能少,隻為發現問題,改進問題。
五天後,新的蒸汽機製作好,朱棣可以觀看了。
朱棣召集了文武百官,以及勳貴大臣,一同去農莊觀摩,一方麵朱棣聽朱高熾把蒸汽機的能力說得那麼強,他想讓更多人看看,是不是有那麼大的威力。
另外一方麵,也是為太子站台。
畢竟朝廷如今的諸多賦稅,依賴朱高熾。
文武百官看到蒸汽機的表情是斷然不同的,勳貴們瞧見,首先想的是,這麼好的玩意自家也要弄個,不需要人力就可以澆水,這簡直就是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