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張瑾瑜給他煮了湯送過去,見他還在忙碌,道:“夫君,你怎麼還在忙碌,該歇歇了。”

朱高熾舒口氣,道:“能不勞累嗎?北京城可是大工程,不能有絲毫馬虎。”

張瑾瑜邊給他盛湯邊柔聲埋怨:“不是有工部宋大人嘛,讓他們設計就是,幹嘛要你親自操勞。”

朱高熾笑道:“好了,別埋怨,這是我自己要求的,北京城項目與其他項目不同,咱們做了那麼多產業,現在大量的蒸汽機正在生產,這是個大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

張瑾瑜不解。

朱高熾解釋道:“修建北京城是個係統工程,咱們先看看,首先燒磚這個行業需要大力發展,其次瓷器燒造也得跟上,木匠、水泥、鋼鐵等等,光這一個工程就能拉動好幾個行業的大發展。

除去這些直接的效益外,還有些效益是隱藏的,表麵看不到,比如北京城的餐飲業發展,數十萬勞工聚集北京城,每天光是吃喝拉撒都是個大事。

穿衣住宿又是個大活,宮中的各項采購,又是個大活,好處不計其數啊。”

張瑾瑜皺眉思索,“可是如果北京城修建完,那些作坊又該如何是好?”

朱高熾哈哈大笑,“這就是你的短視,別的不說,修建好北京城,要不要修建幾條大路?尤其是遼東的路,光是修路就足夠忙活幾十年。”

朱高熾下步計劃就是開發東北,東北被女真占據,但他們是漁獵民族,對土地的開發很少,近些年青儲飼料的發展,使得土地有些利用。

但卻也杯水車薪,北京一旦建設完成,東北的開發就會提上日程。

這件事朱高熾也跟朱棣說過,東北可是另外一個大糧倉,全球四大黑土地之一,不利用起來實在叫人心痛。

遼東一旦開發完成,北京的糧食完全可以從東北運輸,這一路上山地少,運輸方便,火車道修建好,幾乎旦夕可達,遠遠比從江南運輸要好得多。

百萬漕工這個東西,要被掃入垃圾堆。

這些目前正在他編造的遼東開發計劃一書中,現在這書也隻有個大概的框架,還需要填充內容。

十月,北京城設計完成,工部製作一個沙盤模型,結合朱高熾那邊提供的地形勘測能力,模型製作得跟北京周邊完全一致。

逼真的模型直接被抬到朝廷奉天殿上。

群臣圍著模型看,整個北京城建得四平八穩,中軸線就是皇宮中線,皇宮後是禦花園,圍繞著皇宮周圍的是民間建築。

宮廷建築基本上都是舊模樣,從外表看不出有什麼變化,但內裏卻完全不同。

工匠介紹其中的新技術,以及設計理念。

紫禁城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中華門前設立一個巨大的廣場,朱高熾來自後世,無法忍受這麼個世界著名的廣場就這麼沒了,所以必須要有。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