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的真正目的,是斷絕軍事與商人的聯係,否則商人僅僅依靠訂單的減少與增多就能判斷軍事進程,這是絕對不允許。
但計算結果很不樂觀,取消訂單,並不能省多少錢,換個思路想想,這樣就算不增加,似乎更加說明,沒什麼必要外采。
當他拿著這個結果去尋朱棣時,朱高熾也在,很快朱高熾就了解到這是什麼情況,不由皺眉。
夏原吉慷慨激昂:“陛下,這更加說明似乎沒什麼必要,所以臣建議還是由官府掌控比較好。”
朱高熾道:“夏大人說得似乎不對,您得到這麼個結論的前提是,軍用同外采物品的質量完全一致,但是咱們都知道這其中的差距,而且,還有另外一件事夏大人也沒算進去。”
夏原吉愣住,忙問什麼事?
“民心,官府采購時,會出現什麼事不用我多說吧,夏大人也是老臣,下麵的人什麼樣子你比我更加清楚,每次采購,滅門破家的事兒總歸不會少。
就算沒有,上下其手,貪汙索賄總少不了,這其中的民心得失,夏大人難道就不算了嗎?
可這些都是成本,隱形成本,隻不過朝廷不用負擔,而是轉移到百姓頭上,總歸有天是要算總賬的。”
夏原吉呆愣片刻,方才反應過來,“不行,采購之事絕不能外假他人之手,事關朝廷軍國大事,必須慎重。”
朱高熾很納悶,奇道:“夏大人原本是非常支持,最起碼也是不反對,怎的今日又反對?有什麼孤不知道的事發生?”
夏原吉搖頭,不肯說。
朱高熾越發肯定,有什麼事發生,隻是一時間猜不透,索性也不猜,轉身說服朱棣:“雖然此意是對朝廷好,但其實完全沒必要。
朝廷不是萬能,有更重要的事等著朝廷,比如修河、修路、賑濟災禍,生產織造之類的事情朝廷本就不擅長,又沒多少人才,強製生產隻會造成浪費,徒耗人力物力。
孩兒以為,當今朝廷的職能應該更加減少,哪怕宮中也不必大包大攬,像筆墨紙硯之類,完全可以交給外人,孩兒見宮中連香都自己生產,實在沒必要。”
夏原吉很激烈:“臣以為萬萬不可,朝廷各種規章自有緣由,非是想當然,宮中諸事皆以保障陛下安全為先,至於浪費些許人力物力,不可避免。
軍中采購,則是為防商人幹政,今商人支付大筆錢財,為的是什麼不言自明。”
朱高熾恍然大悟,原來夏原吉是在這兒遇到了坎兒啊,幾個商人支付的錢財嚇住他,生怕以後商人難治,既然知道了症結所在,其餘的就好說。
朱高熾道:“商人讚助當然要給些甜頭,但是商人畢竟隻是商人,他們又不懂朝廷大事,怎麼可能會影響朝廷決策?
孩兒以為,朝廷隻需要做一件事即可,那就是牢牢掌控軍隊,決不能讓商人染指軍隊,這才是最應該做的,商人行商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隻需要不斷修改法律即可。
孩兒帶人製定商律,即是此意,就如野馬,必有籠頭,否則豈能製住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