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路子,其實就是專門做這些生意的人,如今隨著國外商人大批湧入,帶人入大明已經成了一項產業鏈,專門搞這些。
不多時,三郎帶來一個人,此人三十多歲,個子矮小,張口就是一嘴熟練的拉丁語,惹得眾人驚訝不已,此人介紹道:“你們叫我宋三郎就成,我當年跟隨商隊去過威尼斯。”
賽尼斯十分高興,寒暄幾句,這才切入正題。
宋三郎道:“你們來的人多,今日上路不方便,便在嘉峪關住上一晚,等明日再啟程。”
賽尼斯很開心,有了當地人,做什麼都方便,這大食通譯半生不熟的,要不是實在找不到人,他們也不會雇用。
一行人隨著宋三郎進城,尋個幹淨客棧住下。
宋三郎又招呼安排飯食,酒菜上齊,塞萬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問道:“這城這麼大,莫非是大明最大的城市?”
宋三郎哈哈大笑,“怎麼可能,此地是個軍事要塞,但要說大城市卻不是,相比繁華的江南,這裏估計也就算個小型城市。”
塞萬表示不信,這城與撒馬爾罕、大馬士革也都差不多,光是那城牆就叫人震驚不已,歐洲地區沒有這麼大規模的城市,大多數都是地方小城堡而已。
宋三郎笑道:“這確實不算大城,這地方除了商人跟窮人,富人都不願意來。”
塞萬倒是理解,“這裏氣候太幹燥了。”
宋三郎與塞萬攀談起來,說起美第奇家族,宋三郎居然還有些了解,跟美第奇家族一起吃過飯,惹得塞萬大為驚訝。
原來這宋三郎還真是之前跟著商人去過歐洲,他是個讀書人,隻是讀書沒什麼前途,又沒什麼天賦,隻能轉行,去次威尼斯,他認為這也是個非常偉大的文明,於是自學拉丁語,能流利說話。
以後就在這兒當起掮客,收入頗豐,不過之前都是大食人來得多,所以他也能說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
當塞萬得知後,不由敬佩萬分。
來自美第奇家族的良好修養,讓他對這位看似不起眼的掮客十分尊重。
飯後特意留下攀談,伯尼也很興趣。
雙方聊著聊著就聊到文化藝術上哲學上來。
西方目前剛剛產生文藝複興運動的萌芽,其本質就是借著古希臘、雅典的名義,解放人性,擺脫神性,說起這個來,宋三郎不屑一顧。
“你們那兒的和尚卻也管得太寬,任何事情都要遵從神意,不似我們這裏,神靈眾多,隻求問心無愧。”
塞萬雖然不是虔誠教徒,但信仰了幾十年的基督教,根本拗不過來,“如果不遵從神意,如何得知自己做的對錯?”
宋三郎道:“對與錯自有世人評說,況且先賢已經教給我們行為處事準則,何須神靈插手?”
隻因這句話雙方差點打起來,鬧得不歡而散。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