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四跟梅娘就有了兩套房。
婚禮就在新房子裏舉行。
但比較麻煩的是還是兩個人的身份,吳老四沒有官身,而梅娘還有個麻煩的身世,即前元遺老,但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
黃子澄,在書院裏悶頭修書十餘年,這麼長的時間過去,他們也沒有了當年反叛的勇氣,都變得平和了,建文朝就像個符號,隻能代表過去,皇帝對他們並沒有任何限製。
所以他們可以自由出入。
這一日,朱高熾來到文字院,黃子澄出來迎接大駕。
兩人在涼亭裏散步,屏退所有人,朱高熾道:“先生可知最近外麵熱議的事兒?”
“地圓說?”
朱高熾點點頭。
黃子澄沉吟,過了會兒還是搖搖頭:“臣也不知道,頭次聽說時,感覺天都要塌了,時間久了,又覺得這算不得什麼大事。”
朱高熾笑笑:“哦?怎麼就算不得大事?”
黃子澄有些猶豫。
朱高熾道:“今天就是過來探討學問,不是君臣奏對,有想法你就說。”
“是,”黃子澄道:“臣以為,江山人才,代代皆有,儒家之言,也要與時俱進才是,兩千餘年前孔子周遊列國,聖人之言尚未出世,今天的聖人之言與古之聖人之言已大不相同。”
朱高熾點頭。
黃子澄精神抖擻:“是以,臣以為這地圓說,或許能推動儒家發生變革。”
朱高熾道:“你能這麼想那是最好的,論語是孔子周遊列國的語錄,當時的國家十餘個,大大小小與今天完全不同,或許很多道理放在當時是正確的,但今天卻沒必要了。”
朱高熾舉個例子:“比如割不正不食。”
黃子澄眼角跳。
朱高熾笑道:“孔子割不正不食,那是因為當時的菜肴以煮為主,他以食物喻君子,可是今日炒菜南北皆有,哪有什麼割正割不正呢?
所以與時俱進是非常重要的。你能這麼想,說明你已經跳出這個藩籬,或許有朝一日,鵬飛九天也說不定。”
黃子澄笑眯眯道:“謝殿下誇讚。”
朱高熾道:“這是兩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啊,這個時代,隻要你敢想敢幹,很難做不出成績。”
黃子澄問道:“不知殿下今日找我來所為何事?”
朱高熾道:“給你認個幹女兒。”
黃子澄都麻了,他都六七十的人了,認什麼幹女兒?
待朱高熾說出那人姓名,黃子澄連猶豫都沒有,立時便道:“原來如此,臣敢不從命?”
次日便傳出個勁爆消息:黃子澄認梅娘做了幹女兒,取名黃梅。
吳老四嘿嘿幹笑,他在朱高熾身邊,聽到小太監傳回來的消息,不禁笑起來。
朱高熾道:“梅娘可是黃子澄的女兒,雖然黃子澄於大節有虧,可人家畢竟書香門第,你怎麼配得上梅娘?”
吳老四的臉登時垮下,當時隻顧著高興,卻沒想到這還有個坑呢。
他急得直搓手,憋了半晌才道:“殿下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