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回 飲浮梁款待小舊友 望廬山…(1 / 2)

範仲淹見城東南妙果院旁,除卻有文筆峰與硯池外,尚有長堤數裏掩映與綠蔭之下。周遭山環水繞,風光旖旎,遂在此地建郡學一座。

因內植蒼柏一十八株,當地百姓便命名為“範公柏”。這日恰逢其蒞臨此地講學,隻聞他言道:

“為官者當時時以民生為念,律己慎行。正如晏子曰‘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

本官每每於夜寢前,常反思所得之俸祿是否與職責相符?

若符,則可安枕,否則便會輾轉榻上至朝陽東升。翌日定設法補救,如此,方覺不負民之重托。

爾等將來皆會成為國之棟梁,亦當效法先人憂國憂民之心。

正言說著,忽見學館外傳來一聲馬的嘶鳴之聲。

其音高亢中帶有一絲悠揚。範仲淹不由眉頭一皺道:

“什麼人如此無禮,竟然在此地縱馬,擾亂學館清淨?”

言罷,站起身,背剪雙手向外望去。

誰知這一望不要緊,越看越像洛懷川。

遂緊忙快步奔了出來,老遠便親熱地喊道:

“哎呀,想不到竟是懷川賢弟。你不是在東京麼,如何便到了這裏?

咦,你這匹馬倒是與眾不同。膘肥體壯,且流出的汗水竟然是如血一樣般鮮紅,莫非是汗血寶馬?”

洛懷川將馬韁繩拴在柏樹之上,上來便於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口裏還不忘言道:

“範老哥,可想死小弟了。看看,我給你帶了什麼?”

言罷,打從馬背上取下四壇好酒,及大相國寺燒朱院的炙豬肉及諸多東京特產。

範仲淹乍見到昔日的好兄弟,心裏自然暢快,將其邀到一間雅室坐下。早有弟子奉上香茗,之後悄悄退了出去。

“賢弟,此乃鄱陽獨有之浮梁茶。江西盛產茶葉,唐代便有吉州茶、廬山茶、界橋茶、西山鶴嶺茶、西山白露茶等。

隻可惜,自唐以來,皆喜將茶葉磨成粉末或製成茶餅。

殊不知碾造愈工,茶性愈失。因此我到了此地後,便按照你之前教我的方法,

令茶農將毛竹紮成長三尺左右的茶掃把,將此茶在鍋中旋轉炒拌。

反複試驗後,才得了這茶,果然不損本真之味。”

洛懷川端起茶盞撮了一口茶,頓覺一股幽雅之香沁入肺腑。

再看杯內纖細碧綠的嫩茶芽在清澈的茶湯中輕輕舒展,其上纖細銀豪畢現。再配上精美的瓷器,意境十分之優美。

不由脫口讚道:

“嗯,此茶形雅、湯亮、味甘。飲罷之後,不禁令人神宜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