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懷川聞言,轉回身一看,竟是晉王弼之古本《周易注》,不由感歎道:
“想我爹爹在世時,常以王弼之《論語釋疑》考較我的學問。如今先生又得了其原本《周易注》,想來與王弼緣分不淺。”
那位大嬸是個頭腦精明的,聞聽二人間的對話,趁邵雍不備,一把搶過那本《周易注》道:
“想不到這書原是古本,我竟當做後人謄寫的來賣了,如此豈不虧大了。”
邵雍一見,頓時急了,欲待與其爭辯幾句,卻被洛懷川攔住:
“大嫂,我見你一婦道人家帶著孩子不容易,你看這樣可好,便由你開個價格如何?”
那位大嫂聞言,眼珠一轉,伸出一根手指道:
“少一兩銀子不賣。”
洛懷川原以為她會獅子大開口,聞她出的價格,想也未想應道:“一兩也中。”
誰知那位大嫂見他答應的容易,反而覺得自己開低了,遂又將價格翻成了二兩銀子。隨即又變來變去,最後竟漲到了五兩。
洛懷川見她貪心不足,便拉著邵雍佯裝離開。那位大嫂眼見到手的金蛋飛了,緊忙跟出來,扯住他的衣襟道:
“哎呀,我說這位公子莫要動氣嘛。你看我一人帶娃不易,得,就按你說的三兩銀子如何?”
洛懷川瞥了一眼那個孩童,歎了一口氣,遂打從錢袋中取出一些散碎的銀角子道:
“大嫂,除卻書錢,餘下的與孩子扯幾尺布,做個新褂子穿。”
大嫂見狀,尷尬地咧嘴笑了笑,將書還與了邵雍。邵雍手捧那本書,興奮得不免一邊走,一邊翻看,還不忘與洛懷川道:
“漢人解《易》猶重象數,以馬來比擬《乾卦》之健,而以牛喻《坤卦》之順。你素來學易,不知如何看?
洛懷川沉吟片刻道: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曾言:‘義苟在健,何必馬乎?類苟在順,何必牛乎?’
說的即是物若合於剛健,大可不必拘泥馬之具體之象;事類若合於柔順,也不必拘泥牛之具體之象。其所以如此言說,無非是對那些癡迷於象數者提出批評。
認為他們過於執著馬、牛之象,而並未深入體會乾、坤兩卦之真意,也未抓住卦意之健順二字要領。但不知先生如何理解乾卦之健?坤卦之順?”
“孔聖《彖辭》曰:‘大哉乾元,萬象資始,乃統天。’王弼注雲:
‘天也者,形之名也。健也者,用形者也。夫形也者,物之累也。有天之形,而能永保無虧,為物之首,統之者豈非至健哉’。
萬物始於天,有形之天乃鍵之表現,無不統之於無形之至健。此無疑是站在儒家立場,將《易》玄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