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童子(1 / 2)

申時四刻,遇普坊火起前。

秋雨蕭條,天色陰青。

坊街左側的鋪宅門檻上,穿著身綢衣的七八歲娃娃坐在鋪門的門檻上,正逗弄著眼前的黃皮蟲。

她一抬頭,就看見兩位穿著青虺繡服的官差去往了廊橋旁的人家。

年輕的婦人從內宅裏走出,手中提著一隻竹罐對門檻上的娃娃道。

“阿青,逗那放屁蟲作什麼,也不嫌髒,外頭下了雨,別弄濕了衣裳,趕緊回去。”

黃皮蟲最是醃臢,急了時便會展開翅翼,從後門噴出一陣惡臭氣來,故而俗名都叫做放屁蟲。

“哦,知道了阿娘。”

阿青不情不願地丟了手中的半截子木茬,起身拍拍撣撣後走進了鋪子中。

婦人則把罐子裏陳橘皮和幹菊花製成防潮丸擺在貨架子的角落裏,側目對跑進灶房裏的阿青道:“阿青,案上擺了幾個地瓜,你若是嫌涼就放進膛火裏用炭熱熱,別燙著手。”

“那炭還熱著,你千萬別玩火,別碰灶神啊!”

阿青歡快的噢了一聲,剛拿起地瓜就聽見阿娘又在後麵絮叨。

七八歲的娃娃玩性最重,阿娘讓其別碰灶君神龕,她倒偏要看看。

灶君的神龕就掛在木案上,頂上的房梁都被香熏黑了一塊,神龕雖然有些老舊,卻是日日打理,極為幹淨,為了防止木蟲蛀蝕,還特地在神龕旁請了一張符籙。

平日見阿娘對著灶君神龕禱告後就能從中取得火種,阿青也有樣學樣的胡謅了兩句。

隻是那灶君神龕沒有半點變化。

阿青等了片刻,覺得無趣就準備蹲在灶膛前熱熱地瓜。

可這時卻聽見一聲孩童的輕輕呼喊聲。

聽見聲響,阿青回過頭看去,隻見神龕裏探出一張娃娃臉。

娃娃的臉色粉白,畫著兩個誇張的腮紅,對著阿青咧嘴一笑,滑稽又詭異。

“阿娘,阿娘!”

見狀,阿青喊起了鋪外的婦人。

婦人問了聲怎麼了,阿青就咿呀道:“阿娘,灶神爺爺的盒子裏有張臉!”

聞言,婦人回道。

“這孩子,胡扯什麼!”

可轉念一想,大玄神道中有不少神靈顯現,像廊橋對街的那家酒肆裏,老掌櫃天天對酒神忘憂君焚香禱告,去歲忘憂君顯靈,那一池井水都成了醇香清冽的酒水,得名神仙酒。

那婦人心中一喜,以為自己日日禱告,灶君莫不是顯靈了,當即就放下了手中的物件,快步走向灶房。

灶房裏。

神龕裏的娃娃聽見走來的腳步聲,對阿青擺了擺手,怪笑一聲就竄了出去。

“阿娘!那臉跑啦!”

這時,婦人也進了灶房,左顧右盼卻不曾望見什麼灶君顯靈,而那門楣,窗戶和宅子裏都飄出了陣陣的青煙,緊接著就是什麼燃燒起來的聲音。

分明就是走水了!

“阿青快出去!”

婦人拉著阿青快步跑向灶房外,拎起水桶就向宅子裏潑去,隻是杯水車薪,那火不見消下去,反倒‘蹭’的一聲燃到了房頂。

就在婦人準備去街上求助時,那灶房上的房梁卻鬼使神差的滾落了下來,剛好落在了阿青和婦人之間。

見阿青被困在火裏,婦人心如刀絞,哭喊著上前卻又被火燎燒的難行寸步。

“阿娘!”

阿青的哭聲傳來,婦人顧不得身上被火燎燒的通紅,就在要往前時,左右聞訊趕來的街坊卻一把拉回了她。

隨後那灶房的頂就被火燒的塌了下來。

“阿青,阿青!”

婦人被穩定在坊道上無助的哭喊,隻看著那火中的身影愈來愈小,左右的漢子想要上前卻也被這怪火給攔住了去路。

就在這時,一道天青色的妖氣自上方竄入了怪火中。

隻是片刻後,那妖氣就包裹著阿青,將其托著送到了婦人麵前。

婦人望見著失而複得的阿青,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阿……娘。”

阿青睜開雙眼,並無大礙,那妖氣替她擋住了怪火的灼燒和落下的木料瓦塊。

婦人撲通跪地,對著那道遠去的妖氣連連說道。

“灶君顯靈了,灶君顯靈了……”

遇普坊坊道上。

不知是不是因為那怪異童子,左側一連許多鋪子宅院都走了水,大玄中稱起火為走水,雖然有灶君神龕供奉,但也不見得就沒有走水的情況發生,故而一坊仍舊設一望火樓。

李夜清和徐運站在廊橋前,前方的坊道上亂作了一團,在望火樓的官員們到來後,火勢才被控製住。

水符結成大陣,阻隔了走水情況的蔓延,與譙樓的皂衣更夫相似,望火樓的官員身旁也跟著一隻錦雞。

這隻雞妖渾身羽毛通紅,喉間鼓著一隻肉瘤,此妖名為食火雞,能夠吞吐火焰,常常協助望火樓的官員撲滅火勢。

六七隻食火雞一同吞吐,那火焰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小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