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書信(1 / 3)

兩人走過桉樹和青雀,那雀君性涼骨傲,根本懶得看這廟堂王爺,雖然那金精玉餌還是照收不誤。

見此情形,樹君垂下頂上的枝條,在雀君的小腦袋上蓋了一片桉葉,使得雀君連連搖頭晃腦,好不容易才將那片桉葉抖落到一旁。

李禦玄扶著腰間劍柄,側目瞥見二君這一幕,不禁莞爾一笑,而那雀君瞧見掌劍真人這一笑,立馬瞪了他一眼,若不是銜著那金精玉餌,多少還要嘰嘰喳喳幾句。

離開紫雲庵後,兩人沿著青磚道和朱牆簷瓦,向著麵前的道宮走去,李雉看向身旁的年青道人。

“四弟在青雀山潛心修行了這麼多年,如今是何境界了?”

聞言,李禦玄笑了笑,隨意回道。

“化境。”

“已至第三境了?真的令人驚歎。”

李雉撫掌讚歎道。

“就連上庸學宮中那幾位大學士也不過才堪堪此境,況且四弟尚且如此年青,日後成就四境也是必然。”

聽到李雉的誇讚,而李禦玄隻是輕輕搖了搖頭,他看向遠方泛著青色的天幕,囅然回道。

“兄長謬讚了,上庸學宮的觀棋先生已經半步四境,非我可相比,而我獨修劍道,但那位李玄青居士的劍術卻令我仰慕,所謂詩劍雙絕的大風流不過如是。”

說到這裏,李禦玄用指腹摩挲著劍柄上纏繞的布綢,輕歎了一聲道。

“我做不到那般風流,也做不到那詩意一籌劍一籌,隻能終日在這青雀山上揮劍罷了,不談也罷。”

見此情形,李雉也沒好再多問什麼。

拐過朱牆青簷的巷陌,麵前豁然開朗起來,引入眼簾的就是青雀山中的青陽劍場,青雀山不同於浮玉山和希夷山,除卻道綱法門外,劍術也是每個青雀山弟子的必修考課,青雀山中有掌教、掌經、掌劍、掌香四大真人,因此除卻掌教真人外,掌劍真人則是地位最高的。

“對了,兄長,我倒是有件事情想問你。”

“問吧。”

李禦玄看向身旁的李雉,言語如針般。

“我年少時就曾偷偷見你服藥不斷,且又背著聖人,以前不知是何原因,但現在我知道那是因為你天生三魂中的氣魂短缺,可你為何如今氣魂已平穩了那麼多?”

見李雉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李禦玄搖了搖頭,並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他指了指眼前青陽劍場後的道宮北鬥殿。

“算了,這些事不提也罷,見你現在身體康健,我也放心許多,既然明日聖人就要起龍攆入青雀山,不如我們先去北鬥殿看看。”

李禦玄這番話無疑是給了李雉一個台階下,而李雉也隨即順勢接下。

“好,這番祭祀可不是小事,我今日來就是特地監督鴻臚寺和禮部的那些官員了。”

…………………

北鬥殿是青雀山中的主要道宮,規格極高,四層懸山頂的建製隻比宮城內的宮殿略遜一籌,青簷瓦上縱橫排列著脊獸與瑞獸,其下更是雕刻了無數獸紋和符法。

此時北鬥殿外有幾位青雀山門人走過,見到李禦玄都紛紛叉手行了一禮。

“弟子見過掌劍真人。”

李禦玄微微頷首,向他們示意後就和李雉一同走入北鬥殿內。

北鬥殿縱橫足有二十丈,其內陳設有些與外麵的青陽劍場相似,但卻更加古樸肅穆的多,兩側藍色的梁柱上陰刻了四象繡紋和諸多道經,上方點綴著萬千星辰,其中的北鬥星仿若一柄利劍直指天幕,但更令人注目的則是北鬥殿內居中的劍雕。

這是一柄青石所鑄的劍形,劍柄深入地下,而劍首則直達殿頂,甚至穿透道宮,而多出了一截的劍尖也成為北鬥殿正脊上的鴟吻。

許多鴻臚寺和禮部的官員正在為祭祀大典布置北鬥殿,來來回回約有四五十人,可就算是這樣,仍然使得北鬥殿看起來極為空曠。

鴻臚寺卿前後指揮的應接不暇,但看見晉王李雉和掌劍真人李禦玄走近北鬥殿,還是放下了手中的事務,上前輯手行禮道。

“見過晉王,見過掌劍真人。”

隨後李雉的那兩名隨行都護也將手中的那枚玉牌交還給了李雉。

李雉接過玉牌,重新懸回腰間道。

“今日準備要格外仔細,明日聖人就要親至,其中容不得半點差池,如若明日祭祀大典出現紕漏,這份罪責莫說你們禮部,就連我也擔當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