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靈泉府。
陳明府早早地便起身了,他穿戴整齊,用竹炭和貝殼粉洗漱過後就去了前堂。
靈泉府中的仆役早已經備好了一盞氤氳熱氣的細瓷黃窯盞茶。
這是明府大人的嗜好,每日早間必要吃一盞八寶茶,所謂八寶是以好茶葉為底,輔以紅棗、枸杞、果脯、黃糖、桂圓和核桃仁等物所煮成,吃起來清甜怡人,這八寶茶與玉京城中盛行的五寶茶不同,那五寶茶是葷茶,比起茶水,倒更像是佐食。
陳明府捋了捋衣袖邊上的黃絛滾襟,上前端起了黃窯瓷盞,掀開一縫後微抿一口,頓時覺得精神氣爽朗了不少。
他端著黃窯瓷盞,緩緩走到靈泉府的寬敞天井中,此時天將破曉,遠處依稀可見坊市中賣早食的鋪子簷瓦上升起的嫋嫋炊煙。
聽著靈泉府中軍卒們操練的聲響,陳明府心情大好。
就在他準備端著茶盞去書房中批改近來府中軍報時,天井的大門突然被人推開。
聽到聲響的陳明府回頭看去,隻見來人正是靈泉府中校尉寧峴崐。
此時的寧峴崐氣喘籲籲,他站在陳明府麵前剛要開口就岔了氣,好一會兒才順了過來。
陳明府皺著眉頭,看向身前的寧峴崐問道。
“怎麼回事,慌慌張張的。”
寧峴崐站起身來,拱手回道。
“明府大人,今日寅初,我帶著靈泉府巡按途徑清河縣地界時,隻見清河縣中紅色的妖氣彌漫,周遭有妖魔群聚,已經有三四個士卒負傷,這才堪堪逃回了靈泉府。”
“什麼?!”
陳明府聽到這話,險些沒驚的將手中的瓷盞給摔落在地。
先前的清河縣有妖患人盡皆知,可這荒年中滋生些許妖魔作亂也算是常見,可這次卻是妖魔群聚,顯然有為禍一方的趨勢。
短暫的思考了片刻,陳明府用手指著麵前的寧峴崐道。
“你現在立馬帶領靈泉府中全部軍卒去清河縣救人,快!”
而他自己則是快步走到書房,取出一張塗有青蚨血的信紙,取筆蘸墨,寫下了一封青蚨信給了朔州城刺史府。
放下手中毫毛筆,陳明府看著那封青蚨信逐漸消失在窗簷外,心中仍然是忐忑不安。
——————————————
朔州城內。
比起清河縣那一地的亂象,即便是身處災荒之地的朔州城卻依舊是一副井然有序的模樣。
其中流金淌銀的高宅深院中依然有聲聲絲竹之音傳出,芙蕖掩映的檀木門窗中笙簫徹夜,偶有佳人身姿自窗戶紙後映出一隅。
另一側的百姓長街上,早起做早食的人家已經在鋪子裏忙碌,鋪子瓦囪的炊煙與高樓中驅趕蚊蟲的花香熏煙形成了鮮明對比。
朔州城的玉衣衛中。
下方的都尉們麵麵相覷,先前和鎮撫使大人商談進來緝妖役們操練術法的事情時,鎮撫使大人還和顏悅色,口口聲聲要在年關前多賞些銀兩。
可自從鎮撫使大人收到一封青蚨信後,他的臉就跟翻書似的一樣變了。
堂中一片寂靜,早間的冷風穿堂而過,吹動著兩側陳列的黑色旌旗獵獵作響。
看著鎮撫使大人越看手中青蚨信,那眉頭間的陰雲就愈來愈重後,底下一位腰間別的長劍的都尉終於忍不住上前一步拱手道。
“鎮撫使大人,敢問這封青蚨信從何而來?”
“哼。”
上峰的鎮撫使冷哼一聲,他將手鬆開後,那封青蚨信就化作點點微光消散而去。
“哪裏來?這是刺史府中朔州刺史大人親自寫來的青蚨信!清河縣中妖氣衝天,群妖嘯聚,儼然是一片魔窟,現在好了,先前隻是鬧荒災,如今妖患更盛饑荒,前幾日那吳遠照還和我信誓旦旦的保證,說是什麼三日之內必定使得妖魔伏誅,結果呢?我真不知道你們日日操練,都練的些什麼東西!”
一番訓斥下來,底下的四位都尉都戰戰兢兢,再也沒一個人敢說話。
沉默了片刻,鎮撫使站起身來,伸手指道。
“你們三人,立刻帶上玉衣巷的緝妖役們迅速趕往清河縣除妖,宋蛻你跟我一道去刺史府,麵見刺史大人。”
“是!”
……………………
朔州城坊街上。
官道兩側的鋪子商販看著一隊隊穿著赤虺繡服,腰間挎著一口繡冬刀的玉衣衛們向著城外趕去,私下裏都不禁紛紛感慨到底發生了什麼,說道最後都是抱怨一句世道無常。
宋蛻都尉帶著十五名玉衣衛,護送鎮撫使大人趕到了刺史府中。
一路進入刺史府議事堂內,隻見堂中除卻刺史大人以外,還有著另外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朔州城靈泉府的明府大人。
鎮撫使瞥了一眼站在身旁的陳明府,隨後徑直向刺史拱手道。
“見過刺史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