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一,年關除夕。
天色有如剛剛擦拭了藥粉般的銅鏡一樣明亮,細雪有如棉絮一般飄落,在整座庸都城上都蓋了一層薄裘。
庸都城坊間的百姓們早早的就在自家宅院門前簷下貼上嶄新的殷紅桃符,掛上竹骨紮製的紅紙燈籠,再用一柄竹帚掃灑屋內角落,驅趕蟲蟻。
鎮西王府中的侍從們也在上上下下的忙碌著,或是清掃王府,或是在灶房準備除夕晚宴的材料,再是清點祭祀神靈的香燭和疏文,一片欣然景象。
王府四季院的廂房中,李夜清取來竹炭和蚌殼粉製作的牙粉,用柳枝蘸了青鹽淨齒,而後將頭發用玉冠束起,換上了一身嶄新的繡有墨雲的繡袍。
他撕下廂房內的老黃曆,今日是除夕,下方注釋掃舊迎新,焚香祀神。
“時間真快啊,又是一歲過去了。”
李夜清感慨一聲,隨後將畫軸和霜降複又掛回了腰間。
外麵瑞雪飄落,比以往數日都要來的更大些。
他走出廂房,來到四季院的院門外,卻發現一個王府內的侍女正朝著院落走來。
侍女看見李夜清,連忙拱手低頭道。
“玄禎殿下,鎮西王大人請您和世子殿下同去觀雪樓品茶垂釣。”
聞言,李夜清點了點頭,回道。
“是嗎,那我現在過去。”
而侍女也撐起了一柄紅色的油紙傘,隨行身側,替李夜清擋去了落雪。
鎮西王府占地極大,絲毫不亞於那座聖人在庸都城的大行宮。
因此王府內也設有靶場,演武校場,假湖和觀景閣樓。
穿過王府小巷,走到正院外,麵前豁然開朗。
觀雪樓位於鎮西王府最東側,背靠一座清涼山,山中山神神祠香火鼎盛,遠遠的站在觀雪樓下都能看見嫋嫋煙香自山中神祠飄出。
煙香氤氳在觀雪樓下的神棲湖中,形成了有如江南道的煙雨水汽之景,偶有數尾鯉魚翻騰越出湖麵。
李夜清將油紙傘推還給了侍女,獨自一人走上了觀雪樓。
觀雪樓高七層,是鎮西王李烈剛就藩時所建,鎮西王是有名的武癡,西望樓中他收藏了天下的名劍寶刀,而這觀雪樓中他側收集了天下頂尖的功法。
三教法門雖然是修行之本,但武夫不事修行,功法就顯得更為重要,就連三教的山上人除卻修行外,也要練習外用的功法。
李夜清走進觀雪樓,看向四周整理齊整的本本功法,自步法到刀槍劍戟弓等皆有,怕是其中的隨便一本扔到外麵都會引起武夫們的爭搶。
其中第一層內共有功法七百冊,第二層卻隻剩下了一百餘冊。
等走到第六層的時候,就隻有寥寥數本功法擺在其中了,但越往上,這些功法就越發的厲害。
在第五層的時候,李夜清在書架後看見了一個人影,正坐在角落裏捧著一本功法仔細研讀,隻不過屏風擋去了他的大半個身影,李夜清並沒有看清那人的樣貌。
走到頂層時,隻見徐之斐已經坐在了案旁。
紫檀木案上擺著幾碟精致的糕點菜蔬,兩個貌美侍女正在一旁烹茶煮羹。
李夜清走到徐之斐對麵落了座,端起茶盞抿了一口道。
“鎮西王呢?”
捏起一塊糕點後,徐之斐咬了一口回道。
“還不曾到呢,今日除夕,晚上有不少庸都城的世家大族會來王府赴宴,鎮西王現在應當是在審閱名冊。”
李夜清有些好奇,他看向徐之斐這悠然自得的樣子,不禁詢問起來。
“這樣啊,對了,你小子這次不是擔任昭武將軍的副將嗎?怎麼能這麼自由的出行庸都城,不用在軍營裏?”
徐之斐擺了擺手道。
“打仗也得看時候,今日可是年關休沐,軍營裏也是要犒賞三軍,休息兩日的,更何況我作為鎮國公之子,自然是要來王府,替鎮國公出麵為鎮西王慶賀,早在行軍路上時,昭武將軍就已經囑咐過我了。”
“原來如此。”
李夜清點了點頭,隨後看向觀雪樓外的景象。
這觀雪樓頂層並未安置牆壁,而是以四根梁柱撐起樓簷,更像是一座高亭,在這裏可以俯瞰大半個王府景象,以後背後清涼山的山野景觀。
梁柱裏刻有防風符法,層層鋪設地龍,可保證風雪不侵,冬暖夏涼。
此時雪落更甚,天地間白茫茫一片,但一輪青日卻仍舊高懸於穹漏之上,大有瑞雪豐年寓意。
身旁的年輕侍女煮好了茶,端起銅壺來到木案旁,為殿下和世子斟茶侍奉。
李夜清頷首微笑,接過溫熱的茶盞,用瓷蓋拂去了杯中漂浮的茶葉。
“這雪說來也怪,前幾日隻有零星半點,今日除夕年關,卻偏偏落的大了。”
“瑞雪豐年,好兆頭。”
徐之斐朗聲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