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吏治,一旦開始,就如開弓的箭矢,不會輕易停下來。
這些日子,南直隸、福建、江西、湖廣和廣西,相繼有七十位官員被拉下馬,其中一半被抄家問斬,一半被貶為庶民,永世不得錄用。
朝廷整治貪腐的決心,和速度之快,令所有官員戰戰兢兢,瑟瑟發抖。
南直隸等地還好一點,像廣東、廣西等地,山高皇帝遠,官員膽子就大了許多。
各種名義斂財,貪汙腐敗,栽贓陷害,拉人下水等等事情,每天都有發生。
朝廷整頓吏治太過突然,打了各地官員措手不及,尤其是不斷有官員落馬,各地官員越發驚恐。
彌補虧空、消除證據、推替罪羊,官員們忙的滿頭大汗。
說話的官員是廣州新豐縣的縣丞宋劍文,他亦是貪腐官員之一。
因大乾擴張速度太快,許多縣官員都沒滿額,新豐縣也是如此。
新豐縣令是大乾軍一個營長,除了分田分地,收取賦稅,穩定治安,縣令根本不管事。
因此,宋劍文身為縣丞名義上的二把手,實際上大權在握,足以與縣令爭鋒。
這半年來,宋劍文貪汙的商稅,高達兩萬多兩。
至於田稅,宋劍文根本不敢動,他知道田稅是朝廷根本,極為重視,一旦被發現,就是滅族之禍。
此時,宋劍文快急瘋了,衝手下吼道:“周書吏,兩萬商稅,你可是拿了兩千銀子!一旦本官被治罪,你也討不到好!”
“縣丞大人,下官也想消除證據啊!”周書吏哭訴道:“可時間太短,牽扯人數太多,下官也不知道,有沒有透藏證據!”
“下官能夠保證的是,外麵的證據都消除幹淨了,隻要軍情人員不詳查,必然查不出什麼。”
“這就好!”
宋劍文聞言鬆了口氣,雖然他知道,指望軍情人員不詳查,根本沒有可能。
但事到如今,他也隻能安慰自己,能躲過一劫。
宋劍文發誓,躲過了此劫,再也不敢貪汙了!
這種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的感覺,太難受了!
縣衙,新豐縣令龔敬武正在招待來客,坐在他對麵的是位穿著黑色短打,看起來十分年輕的青年。
青年是軍情二處的一個小隊長楊清,負責此次新豐縣整治行動。
楊清喝了口茶,淡淡道:“龔縣令,新豐縣問題很多啊!”
“此話怎講?”龔敬武不解道:“朝廷政策都貫徹落實下去了,商稅也是日漸增多,沒啥問題啊!”
“哼!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楊清指著賬本,冷笑道:“新豐縣商稅竟然呈規律性增長,偏差不超過百兩銀子,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龔敬武拿過賬本,越快眉頭越緊皺,他不是傻子,之前沒注意到,隻是沒人提醒。
現在仔細一看,確實發現賬本有許多巧合,衙門裏的事,沒有巧合!
若有,定然是有心人故意為之!
龔敬武看完賬本,楊清才問道:“新豐縣商稅都是誰在收取?”
“縣丞宋劍文!”龔敬武回道:“自他成為縣丞,我就沒有管這些瑣事了!”
“這樣說來,商稅一事,你半點沒插手?”楊清滿臉不可置信道。
龔敬武苦笑點頭,他是武官,平時都待在軍營,連縣衙都很少來,怎會關注商稅細節?
楊清無言,他現在明白朝廷為何會停止擴張,整頓吏治了。
武官當縣令著實不靠譜。
若大乾縣令都是這樣,下麵官員烏煙瘴氣,狼狽為奸,哪怕打下再大江山,又有何用?
楊清搖頭道:“走,跟我去查宋劍文!”
查宋劍文不難,雖然衙門官員沆瀣一氣,但共富貴容易,共患難苦難。
許多官員為了活命,把宋劍文賣的一幹二淨。
證據確鑿,人證物證俱在,楊清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抓捕宋劍文。
值得一提的是,楊清來到宋劍文家中,對方已經服毒自殺了。
想來宋劍文知曉事情敗露,不想受刑,自殺身亡。
對此,楊清沒有絲毫同情,宋劍文有膽子自殺,卻沒膽子認罪。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山東,兗州府。
楊嗣昌詫異道:“叛賊這些日子在幹啥?竟沒有絲毫動靜?”
自安南失陷,大乾十萬大軍回朝,大明上下就人心惶惶,生怕叛賊突然打過來。
楊嗣昌本以為,科舉結束,叛賊又要興刀兵,都做好備戰準備了,誰成想叛賊沒有絲毫動靜。
讓楊嗣昌有種用盡全身力氣打在棉花上的感覺,令人非常不爽。
“回閣老,據說叛賊這些日子在整頓吏治,沒有動刀兵的想法。”洪承疇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