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十裏崗村的村民們,可能以後有不少人不需要出去打工了(1 / 2)

李思源拿出電話一看,正是宋雅打來的電話。

“喂,宋雅姐。”他接起電話說道。

“思源,好消息,我知道你時間很急,所以我昨天給一個最有可能下單的客戶打了一個視頻電話。”

“將你的產品用視頻的方式,展現給了他們看,他們非常的滿意。”

“當場下單500個藤編坐墊作為試訂單,總共的交期是30天,你看你這邊來得及嗎?”

“不過尺寸上,要求是比你的大一點,你的是30厘米左右,他們需要50厘米左右大小。”

宋雅的言辭之中,稍微有一些疲憊,但是更多的還是不辱使命的欣慰。

500個,李思源腦子裏轉了一下。

平均每天16-17個。

就是全部都自己做,那都來得及,更不要說讓大家一起做了。

也好的,一個小訂單,給村子裏的人們試試水。

“來得及,這真的是太好了。”李思源笑著說道。

“行,那我把那個樣品再給你送回來,你的所有的產品,都要求物品的材質,尺寸,顏色一致。”

“最好你這邊多生產一些,到時候客人的驗貨員過來驗貨的時候,萬一有什麼問題,那可以換一下。”

宋雅也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畢竟對於她來說,生意就是生意,就算和陸濤是熟人,甚至於是救命恩人。

而且縱然李思源是一個比較實在的人。

這種事情還是要說在前麵為好,寧可自己價格出的高一點,也不要以後出現質量問題。

不然等到以後出現了質量問題,直接被客人的驗貨員給刷下。那到時候不但李思源他們這邊是白做了。

就是她自己這邊都會受到一些影響,因為客人一定會覺得是她自己沒有好好的監督。

所以她還是決定早一點將這些東西說出來。

“可以的。”

李思源自然也是明白宋雅的意思,他爽快的應了下來,同時他又問道:“那你們那邊的價格......”

現在不是李思源自己做。

他需要招呼村民們一起做,總不能讓村民們白幹。

所以李思源還是要為村民們多問一句的。

聽到李思源的話,宋雅笑了笑:“思源,這個價格我一定不會讓你吃虧。”

“這樣吧,這個藤編坐墊。我給你的價格是100塊一個,因為第一單,我給客戶的價格也是優惠的,加上我後麵的一些運輸費,包裝費什麼的。”

雖然李思源不是做外貿的,但是他也知道,一個東西在國外賣多少,他在國內的出廠價可能隻有他們的一半,其餘的就是海運費還有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導致的。

而且他估計,這個坐墊按照村民們的速度的話,一天全身心做,至少可以做2個。

快的話可以做3.4個。

畢竟他們不是隻要編織就好了,還要處理藤蔓這些。要知道一根藤蔓在李思源編織之前,經曆了多少天的前處理工作。那可是整整9道工序。

而且他們的速度是無論如何不可能比自己更快的。

加上他們可能會出現的一些錯誤,或者顏色不對,可能會有損耗。

但是總而言之,宋雅給他們的這個價格,著實是不低的。

“行,這個價格可以,那我們會立馬著手開始生產。”李思源爽快的應了下來。

有了這個訂單,他也可以放手給村子裏的人安排工作了。

等到李思源打完電話,走回來的時候。

柳玉看到了李思源臉上的笑容,便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