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期間宋楹寫過一封信來,說清了原由,方京墨早就派人去漵水縣尋人了。

“信還沒打開呢,你們看看。”易曼雲拿著信道。

方佩蘭三人坐在她身旁,拆開了那信。

看了信後,宋楠長舒一口氣。

還好,人沒出意外。

漵水縣並非什麼民風淳樸之處,那裏的百姓十分符合“窮山惡水出刁民”一話。

李山初到那裏上任,就被那邊官府的人“教訓”了一頓。

官府之人視他如空氣。

哪怕他吩咐什麼,他們也不理不睬。

似是將他當個吉祥物一般放在縣衙,他們漵水縣隻是需要一個名為“縣令”的人,卻不需要他做什麼事情。

因為所有事情都有縣丞縣尉打理。

縣令?

那不過是上頭派來的“小兵”罷了。

總而言之,就是李山被他們架空了。

宋楹寄過來的信件都被人查看過,若是提及漵水的事情,通通沒人敢送。

李山從蘭陽縣帶來的幾人也被漵水縣的人盯得死死的,不讓他們出漵水縣。

故而宋楹才在信件中多次提及要來府城,卻一直沒來。

宋柏夫婦去漵水縣之初,並未直接去縣令府,反倒選了個人流量大的客棧住了好幾日。

打聽清楚這邊情況後就出城到附近縣城讓人送信回來,沒想到送信那人居然也是漵水縣出去的人,看到宋柏夫婦從漵水縣來,還要送信去府城,果斷拆信看。

這一看還真不得了了。

這兩人竟然是那新縣令的親戚!

當即尋了法子給宋柏二人迷暈了運回漵水縣,差人看守了起來。

那信自然是沒送到宋楠他們手上。

但長時間沒聯係,讓宋家人十分心慌,故而尋上了方京墨。

方京墨直言:“我知道那地方有問題,故而才將李山送了過去。”

“他娶了小楹,自然不能當個碌碌無為的官員。我不要求他入京城為官,好歹要做出一番業績,能當個知州也好。白知州那事,能有一次就能有第二次……”

“漵水縣那邊我差人看著,出不了大問題的。”

這話,讓宋家人安心不少。

出不來大問題,那就隻能等李山尋找破解之法了。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數月。

宋楠指著信道:“二姐在信中提了大哥大嫂,想來他們無事。”

“無事就好。”,方佩蘭抹了抹眼淚,想著大閨女一家被人監視著,心裏不是很好受。

她還想著宋楹帶兩個外孫來府城玩上一陣呢,現在也不知道老大夫妻能不能趕上下月去京城。

易曼雲拍了拍方佩蘭:“我查過漵水縣那邊,百姓並非刁民,隻是前幾任知縣太不是人了,故而他們對知縣……”

“漵水縣前五任知縣,前三任變著法打壓地下的人,就是稅收也比別的縣多幾成。

百姓們就算種十斤糧食也得上交九斤,吃不飽穿不暖之下,就起了別的心思。

往府城告,這邊又收了那三任知縣的銀子……

故而百姓聯合縣丞縣尉和官府的人,架空了後麵兩任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