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海城,義救孔融(2 / 2)

看著那幾人麵相,太史慈先行一禮,以表示對他們的敬意。隨後便仔細的看著幾人,卻見孫邵廣額闊麵,相貌堂堂,估計年紀約三十餘歲,看他坐姿威嚴,頗有些將相風範。再看陳鵬飛,身長七尺,年紀與孫紹相仿,身材魁梧,甚是威武。

但是最讓太史慈感興趣的是那主簿王修,見他文士打扮,麵容清瘦,想必平日裏孔融有他多為倚仗。然而就在太史慈仔細打量著王修的同時,王修也在暗地裏注意的太史慈。王修見太史慈來時就已經是儀表不凡,如今看著他不動聲色的觀察他人,心想此人必定是個野心勃勃的人。若是假以時日,身邊有能人相助,怕是真能成就一番事業。

孔融見眾人都已經是彼此認識了,便命人給眾人斟酒,之後他高舉酒杯朝眾人言道:"今日之事多虧子義出手相救,否則要是讓管亥率兵殺進城來,不止是百姓遭難,更是讓文舉無顏麵對天子!"說完便先飲盡杯中美酒,眾人見狀,也同時舉盞,一飲而盡。

主簿王修看著大家推杯問盞,酒興正濃,暗自想著城外賊寇還在虎視眈眈,可是城內卻是歌舞升平,不由眉頭一皺,無奈歎息。伴隨著一聲輕聲的"哎",眾人的酒興頓時都被打斷,紛紛向著王修看去。

孔融聽到王修歎息之聲,不免出言詢問。但是王修卻起身用力將酒杯擲於地上,滿麵憂容,衝著孔融言道:"主公,此刻城外管亥大軍不退,城內人心惶惶。當務之急,理應先想退敵之策,哪裏好是在這兒擺酒慶賀呢!"

孔融聽完心中也是五味雜陳,他何時不想派人出去痛擊賊寇呢。但是想著那為掩護自己逃走,而被管亥砍成兩截的宗寶,口中不由一聲歎息。在座眾人見到孔融那歎息的樣子,彼此也都是麵麵相覷,無奈搖頭,盡皆失色,大廳內頓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太史慈見到眾人都麵色如土,心想來時他見管亥軍中雖有精壯士兵,但是賊兵多乃亂民,兵器戰甲多有不及,況且他還留意到管亥軍內有許多老弱婦孺,若是趁勢出擊,定能擊潰賊寇。他便豁然起身,快人快語道:"文舉大人,子義雖不才!但是願意借一百騎與精兵一千,出城討賊。"

聽聞太史慈就隻帶百騎、千人便要出去討賊,眾人的心中都不由‘咯噔‘一驚,孔融更是大吃一驚,張口言道:"子義不可貿然前去,你雖英勇,但賊軍聲勢浩大,不可輕易出兵。"

對於孔融的話自然是有幾分道理,畢竟城外賊軍聲勢浩大,人口過萬,倘若要是出城怕是有失。但是麵對著太史慈胸有成竹的模樣,卻又令人為之信服。這讓身為太守的孔融一時之間,難以抉擇。就在此刻,主簿王修自信滿滿,趁機起身道:"賊兵眾多,而城中軍士不足,不可貿然前去,當速派人前往請援兵前來才行。"

眾人看著王修那胸有成竹的神情,孔融心中尤為好奇,出言相問道:"不知叔治可有何人所舉?倘若要是可行,還是當即命人前去請來退敵好了。"

此刻眾人的眼光都被王修所吸引,而他也拱手施禮,當著眾人麵前言之鑿鑿道:"叔治聽聞平原劉玄德乃是當世英雄,倘若要是能請他前來相救,相信城外賊軍,自然是不攻自破,隻可惜眼下管亥率軍圍城,無人能夠出城啊。"

提到劉玄德的名字,包括孔融在內,那都是有所耳聞的,對於眼前的太史慈,更是熟悉不過了!但是麵對著遠在平原的劉備,對這危在旦夕的北海城而言,可真是遠水解不了近火啊。

"叔治大人所言極是,然而‘遠水解不了近火‘,此刻北海之地危在旦夕,若是等他人來救,怕是城池已被賊人破了!再者家中老母感文舉大人厚德,特命子義前來,倘若要是不能破賊解圍,亦無顏去見家中老母。遂願求一戰。"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更是對太史慈的忠孝心服口服。立於一旁的陳鵬飛更是豁然起身,向孔融主動請纓,稱願意給其當副將,跟隨太史慈一起出城討賊殺敵。

孔融見到眾人一片赤誠之心,方才心中那還想要派人前去請援的主意便有所動搖。太史慈在旁看著此刻舉棋不定的孔融,昂首挺胸,厲聲言道:"慈今夜就帶一百人馬前去出城討賊,倘若要是無功而返,任憑明公處置!"

太史慈的這下激將徹底是讓當下的眾人都膛目結舌,孔融更是聽了這番話,心下變得更加猶豫不決。看著眼前的太史慈,可是一員良將,自己倘若要是應允的話,他成功破敵自然是好;若是要有個閃失,豈不是要白白折了這員大將嗎,想到這裏,腦中一片空白的孔融變得有些六神無主。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