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燕京八景(1 / 2)

“喬是一個令人尊敬的人,他很有智慧,人也很隨和,用中國人的話說叫涵養很好,和他打交道是很愉快的經曆。也難怪和他相處的會很融洽,我知道他是一個商人,經營著這個國家最著名的商號——喬家商號,同樣是經商為目的,所以和他之間相處沒有什麼隔閡,但也因為這樣,他好像知道我們想要什麼。”——約翰.包令《在華回憶錄》

話說喬致庸出宮之後,也來不急乘轎,帶著扈從拍馬直往東江米巷趕,堪堪趕到之時,好在會同館外還是靜悄悄的,看來肅順還沒有調到兵馬過來,當下連忙進到會同館內,大堂之上隻見包令和麥華佗兩人怒氣衝衝的坐在那裏,大堂主位上奕湘怡然自得的翹著二郎腿喝著茶水,看起來也是毫不在意的樣子,難怪包、麥二人如此憤怒。

看到喬致庸走了進來,包令和麥華佗大喜,暗想總算是來了個明白人了,對著奕湘這樣不管、不理的人,還真是火大。當下包令和麥華佗站起身迎了上去,嘰裏咕嚕的一人一句說個不停。

好在喬致庸身後的通譯是天下會從美國留學回來的能人,姓陳名道興,此人記憶力甚好,一字不漏的把兩人的話翻譯了出來,大體上就是抗議受到了什麼不公正的待遇,什麼不尊重大英帝國使節諸如此類的話。

喬致庸皺著眉頭,沒等聽完,擺擺手打斷道:“兩位稍安勿躁,聽本官一言。”

包令和麥華佗聽了陳道興的翻譯,也停止了吵嚷,奕湘上前看著喬致庸說道:“喬大人來得正好,這事就交給喬大人了。”一副和他無關的樣子。

喬致庸涵養功夫甚好,也不氣惱,也不理會奕湘,轉頭看著包令和麥華佗說道:“兩位是英國使臣,第一次到京,理藩院按照我朝規矩接待,並無越禮之處,兩位何以如此大火?”

麥華佗說道:“部長閣下,請你明白一件事,我們是大英帝國的公使,是來談江寧條約修約一事的,不是來向清朝朝貢的,你們不能用接待別國貢使的規格來接待我們。”

喬致庸微微一笑說道:“麥公使此言差矣,我國和英國並未簽訂任何互通公使條約,就連江寧條約中也無此等條款,理藩院為何不能如此接待呢?本國尚無接待公使的規格,若是麥公使想要此等規格,需等談判之後,有了這等條款,才可實行。麥公使這招瞞天過海,想以既成事實,在明日的談判之上占據上風,可有些不光彩啊。”

包令和麥華佗聽完之後麵麵相覷,其實清朝接待各國貢使待遇已經是很好的了,也怪天朝上國這四個字,清廷老覺得要是接待的待遇低了,顯不出天朝上國的富足來,所以一般貢使的接待都是很好的。本來包令和麥華佗也沒注意到這些,但有心人提醒之後,麥華佗決定試試看,便和包令一起找奕湘交涉。想不到這時候被喬致庸一通言語說了,也無話可以反駁。

包令清咳一聲說道:“部長閣下果然是外交經驗豐富,我為剛才的失禮道歉。不過我們大英帝國的尊嚴是不容許踐踏的,我們會在談判桌上得到我們想要的一切。”

喬致庸說道:“此時言之尚早,既然包公使和麥公使已經沒什麼需要交涉的了,那明日談判之時再見吧。”

麥華佗眼睛一轉說道:“部長閣下能不能帶我們遊覽一下貴國美麗的首都呢?”

喬致庸皺眉暗暗想道這些夷人真是難纏,一會兒一個主意,好在臨來時候宋齡娥也交待了可以帶他們遊覽一番,當下說道:“也罷,那就讓本官帶著兩位遊覽一番吧。”說完喬致庸向奕湘請求安排車駕,奕湘巴不得這兩尊瘟神快點在自己眼前消失,便飛快的命人安排了車馬。

安排完之後,看著喬致庸帶著包令、麥華佗遠去,奕湘長長的舒了口氣,才坐下身喝了口茶,連打了幾個哈欠,那股大煙癮又犯了上來,正打算吩咐手下服侍自己回屋抽兩口,哪知道才轉身,衙門的大門轟的一聲打了開來,肅順帶著一幫人馬氣勢洶洶的湧了進來。

這可是不敢得罪的主,自己雖然也是愛新覺羅氏出身,可比不得肅順是鐵帽子王鄭親王府出身,而且肅順如今聖寵正隆,可是開罪不起,奕湘連忙迎了上去,笑道:“肅中堂何事到此?”

肅順看了奕湘一眼,略略點頭,喝問道:“那兩個鬧事的夷人呢?一個姓包一個姓麥的吧,不是說鬧騰得你這裏快把屋頂都掀了去嗎?人呢?”

見肅順飛揚跋扈的神情,奕湘暗暗在肚子裏問候了肅順的娘一遍,臉上陪笑道:“適才喬大人來和夷人說了幾句,夷人沒有敢再造次,已經沒鬧了,現在和喬大人出去遊覽京城去了。”

肅順聽了跺跺腳怒道:“浪費本官氣力,早知道讓喬致庸來就行了。”跟著一揮手說道:“回吧,大家都回吧,沒事了。”說罷帶著人馬揚長而去。奕湘看著肅順的背影,狠狠的啐了一口,暗罵道:“什麼玩意兒,小人得誌語無倫次。”罵了一回,忍不住煙癮還是回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