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在位期間還有一件事不得不說,那便是開鑿運河。

混亂的那幾百年南渡,百姓辛勤開發,已經將江南地區開墾成地廣野豐的土地,也就是說,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南方。

而隋王朝的政治、軍事中心卻是停留在北方。

開鑿運河,將南方的經濟和北方的政治、軍事緊密聯係在一塊,是符合時代的要求,隋煬帝開鑿運河的舉動沒有錯誤,錯誤的是方式。】

好熟悉的話,不單單是皇帝大臣,百姓同樣皺起眉頭,上次天幕如此說,就是男丁死十之四五,那這次又要死多少人呢?

他們已經對隋煬帝不信任了。

【隋文帝時期,便注意水利灌溉工程,開通了三百餘裏的廣通渠,等到隋煬帝上位,改稱富民渠。

隋朝運河的開鑿大致可以分為五段,富民渠可以說是第一段。

第二段名字叫做通濟渠,隋煬帝大業元年發河南、淮北諸郡百姓,前後百餘萬開通,將黃河、淮河聯係起來,寬四十步,渠邊皆築禦道。

通濟渠於大業元年三月開鑿,同年八月便完成,掘河的民夫死傷在半數以上。】

眾人都被隋朝動不動上百萬的役整麻了,都怪他們沒見識,沒見過如此多的人。

而且,沒有人能理解這個速度,半年的時間,修建如此一段運河,為什麼這個人做事總是如此著急?

楊堅聽著看向楊廣,他此刻已經相信了,上麵掘河的民夫受凍挨餓,場景赫然便是他見過的揚州。

“你是急著投胎嗎?”楊堅問得毫不客氣,這麼巨大的工程,如此嚴急的情況完成,上百萬的民夫死傷半數,他不是生氣,而是真切的心疼。

他好不容易養出來的人啊。

【同年八月,通濟渠剛剛竣工,隋煬帝便帶了後宮、王公大臣、僧尼道士並十二衛禁衛,浩浩蕩蕩前往江都。

皇帝坐的船高四十丈、長兩百丈,華麗非凡,共同征用船夫八萬餘人,光是拉皇室的挽夫就有九千餘人。

禁衛軍的數千艘則由兵士自己輪番拉纖。

隋煬帝還要求所過州縣五百裏內,獻上食物。豐辦者加官進爵,缺乏者譴至死,吃不完的又棄埋之。】

果然是敗家子啊,這還隻是第二段,還有那麼多段的運河,百姓還得被糟蹋成什麼樣?

【大運河的第三段名為山陽瀆,和通濟渠一般在大業元年開始,不過是四月,發淮南民十餘萬,利用當年夫差所開的邗(han)溝,加深加寬,將淮河和長江連起來。

大業二年,隋煬帝從江都走陸路回洛陽時,又趕造車輦,作黃麾三萬六千人仗,役工十餘萬人,用金銀錢帛億計。

當時課州縣送羽毛給隋煬帝,羽毛價格漲到一枚值5-10匹縑(jiān),百姓捕捉不到所要的羽毛,便要花費積蓄購買,加重百姓的負擔。】

始皇帝聽著都忍不住扶額,真的是家有底氣折騰起來不虛,如此多的人,如此奢華,這才是真叫敗家子。

而且明明做成該是留名青史的大好事,偏生要如此著急,同時營建東都和開鑿好幾段的運河,百姓的命哪裏經得起如此折騰?

楊堅的劍握得更緊,他現在的心態便是看楊廣還能給他什麼‘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