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真聽到安祿山舉兵,許多知曉這段曆史的人已經開始心生不忍。

大唐啊!

李隆基哪怕嘴裏喊著妖邪,可聽了這麼久,心裏其實已經相信了來曆不凡,安祿山謀反的消息一出,剛剛顧忌著皇帝麵子的大臣都坐不住了。

昏不昏庸先不管,那都是以後就的事情,這造反可不是鬧著玩的。

“陛下,還望早做打算。”

“是啊,陛下,還是先派人控製住安祿山帶回長安,若是冤枉,正好叫安將軍在長安休整一番。”

一群人可是委婉的不行,生怕上麵的皇帝死強。

李隆基嘴唇繃緊,有點惱怒,可到底不是真的不知死活,安祿山造反若是事實,後果不堪設想。

【安祿山起兵,河北道原來就是他的地盤,所過郡縣望風瓦解,守備或開門出迎,或棄城竄匿。

十一月起兵,十二月便已經接連攻下陳留、滎(xing)陽。

當然,大唐也並不是沒有還手的能力,哪怕安祿山手裏有幾十萬的軍隊勢如破竹。

唐中央證實安祿山起兵後,罷免與安祿山有親屬關係的安四順,任命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封常清為範陽、平盧節度使。

旬日之間,募得六萬人,斷河陽橋,進軍武牢。

又募五萬人,由高仙芝率領屯軍陝郡。

可到底是倉促之間募兵而來,加上天寶十年武庫失火導致大量得兵器燒毀,初期並不順,武牢一戰,唐軍大敗,洛陽城巷戰,又敗。

至此,洛陽也被安祿山攻陷。】

大唐的人看著天幕展現出來的行軍路線圖,眉頭緊皺,為著大唐擔心,武將則是思考該如何破局。

李隆基這會兒更是都不端著了,直接就遣派人手,現在的安祿山可還沒有到後期那麼人馬充足。

可天幕的出現,直接戳破他隱秘的心思。

雙方就得看誰更勝一籌。

【封常清自洛陽退保陝郡,與高仙芝合軍,退守潼關。

接下來,最氣人的要來了,二鳳,你要撐住啊。】

天幕的聲音比任何時候都要嚴肅,李世民心頭不妙,同時充斥著難以置信和悲傷,難道至此還不算嘴氣人嗎?

李隆基到底做了什麼?

不管他願不願意,此刻的甘露殿都嚴陣以待。

大事麵前,天幕不會和他們開玩笑。

【安祿山攻下洛陽,可大唐並不是沒有抵抗的力量。

此時,在他的後方,常州太守顏杲(gao)卿在河北舉兵聲討按路上,河北十七郡皆響應,合兵至二十餘萬人。

他的從弟平原太守顏真卿也合兵上萬人,兩人連兵斷安祿山歸路,導致河北驛路再絕,河南諸郡防禦固備。】

李世民連連點頭:好臣子啊,轉念又想到天幕的話,心裏又沉下去。

【按照當時的戰略部署,首先應該集中兵力積蓄力量做好決戰準備,然後一麵以主力守潼關,堅壁不戰。

另一麵抽調朔方、河西等地的軍隊,出井陘,取河北,直搗叛軍巢穴。

可惜啊,自高仙芝、封常清二軍退保潼關以後,兩人被以喪師失地的罪名處死。

臨陣殺將,臨陣易帥。】

大唐的武將捏著救心丸的手青筋暴露,一雙眼睛瞪得發紅,恨不得去把傳旨的人給殺了。

其實,他們更想出氣的人是別人。

李世民則是沒有這個顧慮,麵色漲紅,對著天幕就是罵李隆基,看得人揪心他會不會被氣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