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嶽元帥坎坷的從軍路(1 / 2)

天幕得的話一出,本來就沉重的氣氛越發嚴肅。

如此高評價的一個人,讓後世對帝王的憤恨如此之高,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來先說說嶽飛的早期經曆,畢竟咱們嶽武穆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揮舞著長槍嘎嘎殺人,咱們還是有個成長過程的嘛。】

本來以為天幕要正經正經說,一下子又聽到嘎嘎兩個字,怪叫人嚴肅不起來。

無論是聽到自己在後世的聲名,還是窺見自己日後的悲劇,校場的嶽飛都沒有多少表情。

靖康之變後,他心裏隻有收複河山,渡河重振宋氏江山。

倒是旁邊的同僚都詫異的打量著他,宗穎更是直接從他爹那裏跑出來找嶽飛,勾肩搭背一副新奇的不行的模樣,就跟看到兄弟發達了的損友一般。

“鵬舉,你以後可厲害啦!”

【北宋崇寧二年,伴隨著嬰兒的哭啼聲,恭喜我們的嶽大元帥出生啦!

和別的孩子一樣,剛出生的嶽元帥隻知道哭,出生的地點呢,就是河北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

開局稍微有點低啊,不過,咱們嶽元帥那是注定了迎難而上的男人,不講究那些花裏胡哨的東西,】

宗穎在嶽飛旁邊笑得不行,主要是鵬舉平時繃著一張臉和他爹一樣,聽到天幕如此童趣的描述,笑得直拍嶽飛的肩膀。

嶽飛隻是冷淡的看了他一眼,眼神倒不是毫無波瀾,隻是多了幾分無語。

【關於嶽元帥的師傅,傳聞便是周同和陳廣,不滿20歲時就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當時誰都說好一條大漢啊!

嶽元帥的參軍之路也是十分崎嶇,第一次便是宣和四年,這一年咱們的嶽元帥還是個青澀的大小夥子,20歲的年紀,成為‘敢戰士’的分隊長,你可真是開了個不錯的頭呢。】

眾人聽得一陣無語,你是不是誇得太…淺顯了點?

不是說聽不慣你誇獎,但你稍微多點詞彙啊。

始皇帝倒是神色如常,表情甚至帶著一種理解,畢竟之前天幕誇獎他的時候,都分不清是誇獎還是紮心。

早就該對她的水平有了解。

隻有嶽飛眼神無奈,對天幕她像是在看一個活躍的年輕後輩,雖然他自個年紀也沒多大。

可被她如此誇,加上旁邊宗穎的打趣,心中確實無奈。

【第一次參軍嶽元帥表現得就可圈可點,帶領百騎騎兵,展現出他的戰略天賦,生擒二賊。隻是,也是在這一年,嶽元帥的父親嶽和病故,他隻能離開軍隊回到湯陰為父親守孝。

宣和六年的時候,嶽元帥的故鄉河北等路發生水災,之前就提到過,嶽元帥不是那種可以借助著家庭的人,為了謀生,他隻能開始第二次參軍,充當騎兵,不久被擢為偏校。

咱們的嶽元帥才二十出頭就得擔負養家的重擔,還承擔起來,真不錯!】

來了來了,熟悉的、匱乏的誇誇又來了。

【接著便是那兩位皇帝鬧出來的不愉快的事情,目睹了金人入侵大宋後百姓被殺戮、奴役的情形,嶽飛開啟了第三次投軍。

可是,他又擔心家中母親年邁,妻兒弱小,可家裏人都十分理解、支持他的決定,他的母親姚氏刺字故事流傳下來,為嶽元帥的後背刺上了‘盡忠報國’四個大字。

說句偏題的話,有些可惜啊,這位深明大義的母親隻有一個姓氏,都找不到她名字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