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立馬反應過來,那個他恨不得親自了結的王八羔子呢?
難道那狗屁瓦剌還沒把人殺了祭旗?
看得出來他欲除之而後快的心理了,已經把朱祁鎮當成死人了。
朱厚照同樣明白,自從天幕說起這個就安分,沒有以往那股子非要對著幹的氣人。
英國公本來有些沉鬱的情緒看到他難得乖巧體貼,心裏頭又軟了,陛下現在年紀不大,又被朝上的大人管教著,難免做出些荒唐之舉。
但再荒唐能有英宗荒唐嗎?
【是的,想必大家都猜到了,朱祁鎮沒有起到預料的作用,也先卻是沒有殺他,等到撤軍的時候,還要惡心一把大明,順帶出個難題,把朱祁鎮還回來。
對於這件事,朱祁鈺的態度自然不可能是全然接受,完全沒有問題,你謔謔完大明的班底,等到他趕鴨子上架把事情做完,你又回來,他怎麼處理呢?
這件事於謙的態度應當是中立,唉,隻能說啊,古代對於皇帝的包容度太高,就拿朱祁鎮做的事情,要是是個百姓或是大臣,怕是九族都得消消樂。
皇家啊,有時候該以身作則的時候就以身作則嘛。】
嗯……天幕這是慫恿他們,替太上皇全了體麵嗎?
朱祁鈺深以為然,把他哥接回來,那多尷尬啊。
他心底自然不可能願意有個人壓著他的,但真要痛下殺手,他又沒那麼絕情,但現在,天幕好像是站在他這邊欸。
隻有還在瓦剌留學的朱祁鎮對天幕的慫恿破口大罵。
林書都懶得看他,傷眼睛。
【但朱祁鎮的運氣不知道該如何說,土木堡那麼混亂的場麵,居然沒有人不小心、失手把他砍了,等到新皇局麵穩定,居然還能叫他活著回來。
景帝就該學學他祖宗的做法,朱元璋當初…咳咳,該心狠是就得心狠啊。】
於謙聽著天幕一而再再而三的慫恿麵上還是老神在在,心裏都麻木了。
他們大明的太上皇就這麼招人恨嗎?
林書:我都是為了你啊,不然我管他去死啊。
被當作正麵例子的朱元璋麵色不變,對於這點調侃完全不放在心上,反而覺得天幕勸得很對。
隻不過,在看到旁邊探出來得一個虎頭虎腦,鬼鬼祟祟得眼神一瞧就叫人火大,想起來朱祁鎮那王八羔子就是他的後代,眼神一下子變得危險。
少年朱棣對於危險那是敏銳的很,更何況是自從朱祁鎮出來後,他爹要不是被氣狠了沒緩過來,他早就遭‘毒手’了。
【到最後,反正朱祁鎮就回來了。
朱祁鈺也不是真是泥捏的,不可能真就和和美美的把皇位讓回去。
接下來的七年,朱祁鈺把人囚禁在南宮,不允許任何人解除,還把周圍的數都砍啦。
真把人當成猴子爬樹跑出去了,這事吧,朱祁鎮在這七年裏過得辛苦嗎?肯定是辛苦的。
但朱祁鈺在這件事上擰巴的很,又沒法徹底狠下心來把人宰了,以至於,等到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又沒有子嗣時,出大問題了啊。】
向來儲位未定,皇帝便要奪位,朝臣連中立都兩難,得被迫戰隊,無限的內耗就此產生,紛爭不斷。
而朱祁鈺病重連子嗣都沒有,確實是朱祁鎮的運道。
朱祁鎮本就是名正言順的太上皇。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武清侯石亨、都督張軏,太常卿許彬、左副都禦史徐有貞以及原王振門下太監曹吉祥等人覺得機會來了啊。】
一瞬間,被點到名的人全部腿軟,這會兒可還不是什麼景帝病弱的時候。
況且,天幕將太上皇的所作所為昭示天下,風評極損,他們也隻會背上謀逆、助紂為虐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