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蔡文姬—名門出身、命運飄零(2 / 2)

郭嘉表示這個話他實在沒法附和,其他人更是得努力保持表情才能避免流露出鄙夷來。

主公,這裏都是自家人,你說這些話也真是不心虧。

好在曹操也不是那種需要人附和的人,獨角戲一個人唱得有模有樣,還能完美得收個尾,有始有終。

看得林書都忍不住抽空聽一耳朵,人才啊。

【父親的去世似乎成為蔡文姬悲劇的開始,生逢亂世,命運飄零,從來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當時中原內亂,周邊的部落那都是蠢蠢欲動,雖然很多時候都被當時各方勢力當成小怪刷經驗,但隻要他們動手,總歸是有被波及的百姓。

蔡文姬當時就是被南匈奴擄走,當然被擄走的肯定不是她一人,被帶到匈奴地界,用後來蔡文姬寫的《悲憤詩》來說,

“豈複惜性命,不堪其詈罵。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

許多人都通過蔡文姬的作品給她冠上怨婦的名頭,但其實不是,稍微用點腦子思考思考便明白,亂世當中,一屆女子能活下來,甚至是在匈奴等地活下來何等不易。

某些隻知道盯著女人裙擺下所謂貞潔的人就不用開口言說什麼,人命如草芥的時代,受盡命運的捉弄,蔡文姬能活下來,就該知曉她心性的堅韌以及生命的韌勁。

說怨婦倒不如說是強女,我憐惜她的遭遇,可喜歡她的堅韌。】

任何蓬勃努力的生命,她都喜歡。

蔡文姬出身高貴,從小接受儒家傳統文化的教育,受儒家的思想束縛,在胡地的日子無疑會令她感到非常大的屈辱。

有些時候,懂的越多,越清醒反而越難活下去。

所以林書說她堅韌。

她是故意這麼說的,起碼不能叫蔡文姬被一些人的話逼死。

可別胡地的慘烈沒叫她絕望,反倒是回歸後難活下去。

林書還真是有先見,一些剛要出口批判蔡文姬失節的人話還沒說出口,就直接被堵在嗓子眼。

林書冷哼一生,憑什麼女人就得要守節?

沒見著改朝換代的時候你們這些臣子全部死一死?

蔡文姬聽到天幕為她說的話,忍不住笑出聲來。

她其實很多次都懷疑過偷生是不是正確的,她這樣會不會辜負父母的期望,是不是要自盡就這麼悄無聲息的死在胡地。

可這會兒,她不想死了。

她要活著,活著回到中原。

曹操的眼淚也不知道是不是流不盡,又開始了,義憤填膺的說起他大侄女的不幸,同時保證一定要把人接回來,若是有人閑言碎語,他定不輕饒。

林書瞧著忍不住嘴角上揚,還真是什麼空子都鑽啊,瞧出她的心思就開始順著她的心意來。

要不是蜀漢那邊還有個孔明頂著,她覺得心都要偏了。

可是,東吳的公瑾也很叫人舍不得啊。

她沒法子偏心啊。

時代英才多了也不好,搞得她都不好偏心眼一點。

。您提供大神一隻悄悄勤快的小拖遝的開局給秦始皇直播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