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一波三折的李君羨案(2 / 3)

簡單來說就是造勢。

而在《唐會要》這些文字中,是不可能見到任何不利於唐太宗的語言,主要是李治這個護爹狂魔啊,他基本上都要親自過目。

無論李君羨案件真相如何,在唐高宗時期,是絕對不可能出現二鳳濫殺的正式文獻,這件事絕對不可能記入國史。】

李世民這會兒真是五味雜陳,他的好大兒啊,真是叫他……

從之前天幕說李治祭天他就隱隱察覺到兒子對他的維護,而現在聽見他對他正麵形象的維護,忍不住輕歎一聲。

他可能明白為什麼會傳位給治兒了。

作為父親,兒子這種稍微有些不可理喻的維護確實很受用,以至於武則天和兒子不清不楚的關係都快翻篇過去。

李治聽見天幕的調侃輕笑,沒多放在心上。

他更關注的是,媚娘時期他父皇這樁暗自居然被翻出來,看了眼旁邊故作鎮定的媚娘,隻是握住她的手沒有生氣。

心裏卻是琢磨著該如何不動聲色的把這件事釘死一點。

不能太明顯,不然大家又得說他故作迷障。

耶耶的名聲要緊啊。

【但這檔舊案卻是在曆史上都鬧得沸沸揚揚,是因為四十多年後‘昭雪平反’。

鑒於我們也不知曉內容,暫時用這麼個詞。

說這起舊案,是因為裏麵咱們女帝的造勢。

李君羨家屬上書平反的時間點選的十分考究,是在天授二年,也是武則天正式稱帝的第二年,是不是一說就有點意思了?】

李治轉了轉手上的扳指,明白天幕的意思,也能理解媚娘為了登基‘順應天命’而做的時期,畢竟這個年號就足以窺見她的念頭。

隻不過,還是他先把事情定性,就算是日後…也不能推翻。

【李君羨案件能夠引起武則天朝廷的重視,肯定是因為他們在訴冤中引入了武則天的政治需求。

武則天稱帝並不是一步到位,她采取的是不斷接近的戰略。

垂拱四年(688)四月,洛水出現瑞石“寶圖”,有字為“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這件事情史書直接沒有遮掩的寫著是武承嗣所為。

第二月,武則天加尊號“聖母神皇”。

不難看出,武則天是借著祥瑞的名頭,利用君權神授的說法不斷為自己增加政治資本。

當然,這麼做的也不是隻有她一個,基本上開國君主都會給自己的身世加上一些曲折離奇的神性,李君羨家屬的訴冤,從另外的角度,正好迎合了女皇天命所在的需求。

女皇的天命早已存在於貞觀年間,天機泄露幸好因為李君羨吸引了太宗的注意力,冤死保護了女皇。

這個說法迎合了武周的政權需要,李君羨家屬也需要這麼個名頭和身世翻身。

簡答來說,李君羨舊案到底如何無人知曉,不能說就這麼說咱們二鳳濫殺,也不能就說女帝不顧真相。】

果然啊,玩政治的都心髒。

百姓聽得津津有味,沒想到就是這麼個翻案居然還有這麼多的門道,反正他們大多數時候都是把林書說的話當作說書,一邊幹活一邊聽,怪有趣的。

至於其他人精,早就聽明白,他們考慮的角度也不會是什麼個人的善惡。

開玩笑,當官的還那麼幼稚單一,是做不長久的。

【大家以為李君羨案件在這裏就成為定論了嗎?

當然不是,若不是案件反轉過多,我也不會專門挑出來講。

李君羨成了武則天的替罪羔羊,而唐太宗則成了多疑濫殺的皇帝。

這種觀點在兩《唐書》成了鐵板釘釘,可很快又出現了三度解釋,最代表性的作品自然就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李世民都準備把這口鍋背得穩穩的,沒想到居然還有反轉。

別說天幕,就是他聽得都離奇,這麼一個案子難怪會被人研究,如此多的反轉就是放在戲劇裏那肯定都是難得啊,更何況還是實打實的案件。

【和前麵的兩《唐書》還有《李君羨傳》比起,《資治通鑒》的記載還引入了一個神人李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