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功過是非任人評說(1 / 3)

來了,前麵的那些分析隻不過是在叫人熟悉了解武則天的上位和情況而已,現在才是很多人關注的點,尤其是李治。

武媚娘同樣緊張,接下來的話決定了她的生死。

【先說她的功。

第一,打擊了保守的門閥貴族,首當其衝便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

第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第三,穩定了邊疆的形勢;

第四,推動了文化的發展;

第五,發現了一大批人才。

有點像是回答曆史問答題目。】

武則天的評價向來也存在爭議,有的人認為若不是她的性別占據著優勢,帝王盤點她根本沒法進門。

但能在封建社會以女子之身登頂,性別成為她的桎梏和阻礙時,憑什麼在盤點的時候又要將其剝開呢?

【先來說說武則天時期打擊的門閥貴族。

世家這個玩意啊,曆朝曆代正統的帝王都隻能打擊無法擊潰,隻有像是野路子走滅門才能徹底擊潰。】

世家:你這個笑話有點地獄,我們不愛聽。

皇帝狀似思考了一會兒,就看到底下臣子的不讚同和擔憂,突兀的笑了。

天幕也說了那是野路子不顧後果才能選的道路,他們是無法這麼做的,因為皇室本身就是最大的世家。

當然,有的皇室還得被世家鄙視。

【她首先對著氏族誌開刀,改編為姓氏錄,把隴西的踢出前列,再把平民出身的官員提到五品;

然後就是限製貴族之間的聯姻,想要打破儒士門閥聯姻,其實從李世民開始就有意識的這麼做,但收效甚微;

最後便是大力推行科舉製,還增設殿試,創造性的提出來武舉,這兩點是她很值得誇讚的地方。

武則天確實有效的打擊了和她敵對的門閥貴族,但她本身這邊又扶持起來一批,世家這玩意真就是隻能打壓,沒法用常規手段消滅。】

至於什麼是非常規手段?

黃巢表示有話說。

世家:感覺你在針對我們。

武則天那些舉動對他們來說還真算不上傷筋動骨,就算是科舉、武舉,真以為平民百姓養出來的子弟能有多少額外的見識,在吃飽就是好日子的年頭,不是天賦異稟,能養出什麼好體魄?

隻是,天幕一而再再而三的說起世家的消亡,很叫他們不安啊。

誰知道會不會冒出來個無腦莽夫,就是要魚死網破的殺穿世家呢?

【促進經濟發展方麵,‘勸農桑,薄賦役’是當時朝廷的主調,更是直接規定對地方官吏的考核以農業發展微微標準,若是‘田疇開辟,家有餘糧’給予獎賞,若‘田疇開辟,家有餘糧’則懲罰。

武則天掌權後還招攬農家編撰了《兆人本業記》給各州縣學習,需要注意的是,這會兒均田製開始瓦解,民戶逃亡變得普遍。

大體來說,唐高宗永徽三年到唐中宗元年,統計的人口從380萬戶增加到615萬戶,這裏麵是李治和武則天共同的努力。

夫妻店就是這樣啊,盤點的時候避免不了對方的付出。】

李世民聽到這裏臉色緩和了許多,比起他來,他兒子李治可就一直都是笑臉,瞧著人瘮得慌。

他脾氣不定反而更加叫人親近。

【第三便是邊疆穩定這方麵。

之前提到過,李治在位時唐朝疆域最廣,武則天時期疆域肯定是走下坡路的,這一點我不會避而不提。】

這下子,隻要是雄心壯誌的帝王都沒法忍受的,始皇帝更是皺著眉,瞧著縮水的疆域,對於他而言,地盤就是要大,看得見的都恨不得扒拉到自家國土,哪裏能忍受這個。

林書沒搭理他們的小情緒,疆域這玩意,沒法說,元朝時的疆域那叫一個開拓啊,可偏偏它國內玩完了啊。

【提到邊疆問題,第一自然是西域,其實自二鳳開始占據西域,高宗上位後和吐蕃爭奪西域那就是各有勝負,輪著來,安西四鎮更是時有時無。

等到長壽元年王孝傑率軍擊破吐蕃,才算是穩定下來,後續武則天設置都護府管理,才叫絲綢之路暢通。】

吐蕃?

大唐將領思考著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