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2 / 2)

“綠肥紅瘦?”有文人慢慢品鑒,覺得甚是有滋味,明明就四個簡單漢字,“用法甚新啊。”

“知否二字,疊得甚是奇妙。”

“不愧是推崇的才女,這篇用詞功底可見啊,全篇淡描,結尾卻是濃豔醒豁。”

【綠肥紅瘦可以算是這篇中點睛之筆,但這並不是李清照唯一一次新穎的搭詞方式。

《殢(ti)人嬌》中的‘玉瘦香濃,檀深雪散’,可謂是異曲同工之妙。

兩首《如夢令》,可以很明顯感受到李清照心境的變化。

從年少簡單快樂到心有愁緒,趁著酒意傷春悲秋,作品有時真是最好研究作者的資料。】

蘇軾點頭讚賞,“我這徒孫可真是好才情,就是也不能一直寫花花草草啊。”

旁邊的夫人沒好氣的看著自得自沾還非要‘批判批判’的人,真是臉大。

“什麼時候人家成你徒孫呢?”

蘇軾半分不在意,悠然自得道:“格非是我弟子,他女兒自然算是我徒孫。”

無話可說。

麵對旁人你的態度可不是如此。

“嗯,我得和子由寫信好好說說我這個徒孫啊。”

蘇夫人無奈,哪怕早已習慣了他們兄弟的膩歪,可這瞧著還是沒眼看。

難不成小叔還能瞧不見天幕不成?

輪得到你去信說?

【當然,若是李清照的作品永遠都隻是圍繞著天地自然,吟誦兒女情長,落入世俗眼裏,終究是覺得她的人生不夠寬闊大氣。

虛雲法師的一首詩偈就很形象。

“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

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前期的李清照作品是靈氣充沛的,但終究是單薄的,簡單來說,沒有所謂的內容美,堵不住部分人的嘴。

千古第一的才女自然不會在才華上留下這麼大的隱患,雖然沒有人會願意去經受苦難,可偏偏有些人就是從苦難中煉出屬於千年不絕的芬芳。

驚濤駭浪後的恬淡,李清照終究不是一個隻知道風花雪月的女子,婉約派詞人可不代表她的性格真就婉約。】

李清照是一個完全顛覆林書認知過的女子,幼時讀著課本上的那些詞句,隻能看到她的哀怨和時過境遷的驚變,可深入了解,卻是完全顛覆。

眾人也不驚訝,若隻是前麵這番,確實還不足以堵住所有人的嘴,他們更是想知曉,這易安居士後來到底是如何轉變的。

可,林書向來就不愛遂他們的願,立刻畫風一變,卻是不提她的心境轉變,反而說起另外一樁。

聽得人暗自磨牙,可偏偏隻能聽下去,不想錯過這等奇人得一絲一毫。

許多女子更是直接抄錄下來,易安居士……

她們許多人別說名頭,就是字都沒有,此刻,李清照就是她們閨閣中的偶像。

別小瞧了向榜樣看齊的力量。

。您提供大神一隻悄悄勤快的小拖遝的開局給秦始皇直播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