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燕爾自然是你儂我儂。
若說閨閣未嫁時如同那日漸成熟的青梅又酸又甜,那麼成婚後李清照便是酸味褪盡、滿是甜蜜。
有人挑著賣花擔從院門前經過,擔裏臥著剛剛折下來的花枝,買下梅花枝釵在鬢角,問一問郎君,“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其實這首詞很多人都懷疑出自李清照之手的真實性,主要是他們覺得李清照就該端莊穩重,哪怕是私下裏和夫君相處也要恪守大家風範。
隻能說,閑得慌。
李清照是一代才女,不是一代菩薩,更何況菩薩還有歡喜佛這種呢。】
“噗”
率先繃不住的便是少年李清照,她無視掉身邊人的打量,暢快的發笑。
其他人聽得同樣忍俊不禁,隻有心有批判的人被氣得吹胡子瞪眼,還有女子指責李清照沒規矩,隻是,在天幕的不屑下,顯得無足輕重。
百姓倒是沒聽說過什麼歡喜佛,拉著身邊見識廣或是讀過書的人詢問,他們支支吾吾,不知該如何解釋。
至於有些地方,連佛的概念都沒有,一頭霧水。
【李清照和趙明誠成婚後感情升溫,可兩人並不是整日在一起,趙明誠那會兒還在太學府上學,每個月就那麼幾日的時間溫存。
此種情況下,李清照難免還是夾雜著深閨的思念和寂寞。
“笑語檀郎,今夜紗櫥枕簟涼”。
清照姐姐其實完全可以給自己找點事做,反正她內心強大,一個人待在深宅中,身邊的丫鬟仆婦沒有可交心說話的人,任誰都無法開懷。
還是得找點事忙起來,起碼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悲秋傷春。】
這話不單單是說給李清照聽的,還有許多深閨的女子。
四四方方的大宅院,整日裏也沒個說話的人,玩樂更是那麼老生常談,是個人都會受不了。
有時候,林書都有些理解後宅女子為何會搞事爭鬥,不然她們幹什麼呢?
先帶人躺在屋子裏還有打發時間的娛樂,她們總不能從早到晚繡花吧?
眼睛都得繡瞎。
【趙明誠在太學府進修完又得出仕,兩人基本是聚少離多的狀態。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感情濃烈時還未分離就開始思念,人一走心中的思念便化成散不開的愁緒。
這是李清照贈予夫君的一首詞,無論是在她的作品,還是宋詞中,都有著極高的份量。】
蘇軾細細咀嚼這短短的幾句,卻是別有一番味道。
他這個徒孫還真是獨有一套自己的風格,簡單可又讓人忍不住細細品味。
瞬間,林書的話一落,許多人已經自覺開始抄錄。
哪怕不在同一朝,易安居士還是能引領潮流。
【雖說兩人沒有黏乎乎的時時在一塊,可感情卻是不受影響。
但,命運有時候就是那麼無常。
之前反複提及過李趙兩家的政治立場,兩人得以成婚都是一種幸運,可終究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