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宋代相關法律《刑統》規定,妻子狀告丈夫,如果丈夫因罪判刑,妻子也將被連帶坐兩年牢。

嘿,又找到一條法律條文,不知道編這條的人是出於什麼思想啊?

反正李清照寧願自己坐兩年牢都不肯再多看張汝舟一眼,可見被她嫌惡到什麼地步。】

張汝舟:“……”

氣急敗壞,白眼一翻,直接昏死過去。

編撰法律條文的人:默默捂好,不留名。

其他人:本來還沒覺得,但聽了天幕的話後,這條律是有點不講道理啊。

隻有百姓一臉詫異,官府還有這樣的條律啊?

當然,哪怕林書都如此背書,還是少不了議論李清照所謂清白、貞潔的那種言論。

好在她也沒想過能堵住所有人的嘴,現在都不能,還想著管到古時候?

【但結果沒有她想象的那般糟,她在牢中待了不過九天便出來了,自然是少不了前半生的親友相助。

但就是這九天,出來後等待著她的還是譏笑、誹謗。

我們來簡單讀一讀幾位大家的犀利評價啊。】

一瞬間,看熱鬧的心思褪去,不少人都開始戰戰兢兢。

其實啊,這玩意寫的時候義憤填膺,等到要真正麵對世人‘揚名立萬’的時候倒是知羞恥了。

【北宋地理學家朱彧:“不終晚節,流落以死,天獨厚其才而嗇其遇,惜哉。”

談地理談到李清照的二嫁上麵,拐得可真夠遠得。

南宋文學家胡仔:“易安再適張汝舟,未幾反目,有《啟事》與綦處厚雲:‘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傳者無不笑之。”

笑你個大頭鬼啊,笑笑笑!

南宋文學家王灼:“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

晚節晚節就知道晚節,眼睛裏隻有女子所謂得貞潔、氣節,你們南宋沒有雪恥怎麼好意思談氣節?

南宋藏書家陳振孫:“(李清照)晚歲頗失節。”

不知道你們四五十歲的時候有沒有‘老夫聊發少年狂,一樹梨花壓海棠’啊?

明朝文人葉文莊:“李公不幸而有此女,趙公不幸而有此婦。”

他們幸不幸不知道,但你應該是挺幸的,沒有李清照,誰能把你名字掰出來說道說道兩句啊。】

李清照心裏的那點子扭捏伴隨著天幕一句接一句的吐槽蕩然無存,突兀的笑出聲來。

其他人同樣好不到哪裏去。

確實,抓住一個女子晚年遇人不淑的事情來大做文章,專門拿出來說屬實上不來台麵。

當然,直接被傷害的就不說了,單說被誤傷的人。

蘇軾:詩不能亂用啊!!!

老夫沒有這麼寫過!!!

很容易叫人誤會我不是個正經人啊!!!

至於老趙家的皇帝都感覺被傷到,確實,家國都沒有雪恥,再談個人的那些所謂恥辱尤其沒有底氣。

。您提供大神一隻悄悄勤快的小拖遝的開局給秦始皇直播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