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女兒生豪氣:親執桴鼓(1 / 3)

【以前就說過,咱們的宋高宗那是一路逃到海上漂泊去了,金人是沒法追,但剩下來的軍民沒法逃啊,隻能奮戰。

金軍此時其實已經孤軍深入五個多月了,不可能在這裏耗,主要是他們還真和趙構耗不起,準備班師回家。

韓世忠這會兒是浙西製置使,夫妻倆屯兵秀州。

梁紅玉和韓世忠聽聞金兵撤軍的消息,連忙率軍沿著運河分水路兩路追擊。

因為時間倉促,韓世忠帶的兵差不多是八千多,金軍率軍南下時號稱十萬鐵騎,自然不會有這個數量,但論兵力,金軍肯定是比韓世忠那八千兵要多。

而且韓世忠之前就和金軍交過手,打敗了,使其也算不得高漲。

兵法有雲“歸師勿遏”,也就是說不要阻截歸鄉的軍隊,很容易被打出腦子來。

這樣看來,韓世忠攔截金軍的勝算並不高。】

熟悉的感覺又開始了。

趙匡胤將之前吩咐人備好的藥一飲而盡,果然,無論是盤點他們大宋什麼,都少不了那幾個丟人現眼的玩意出現。

真是連名字都不想聽見。

不過,這韓世忠還是好的,不管結局如何,勇氣可嘉啊。

他對大宋的將領還有君王已經心如死水,沒有多餘的要求,隻要敢打仗就好。

其他人跟著不看好,主要是大宋的戰力他們之前已經被拉低了預期值,有個嶽飛還死得冤枉,其他人也沒抱什麼希望。

但天幕既然能提出來,起碼這一仗不是結果就是過程有值得稱讚的地方。

【韓世忠是真真從底層一步步升上來的,雖然不說白手起家,但性格同樣堅韌,而且越挫越勇。

況且,韓世忠身邊沒有指手畫腳的監軍官,隻有一個為他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梁紅玉。

兩人抱著殺身成仁的報國心理,接到戰書後沒有絲毫畏懼的心,便開始緊鑼密鼓操練應對起來。

梁紅玉本來就具備很強的軍事能力,麵對韓世忠也是直接出言。

她認為可以利用金人不熟悉江南地形的優勢來阻擊金軍,還提出讓韓世忠率領一支重兵埋伏,同時在兩側埋伏重兵,以金鼓為號,四麵圍困。

韓世忠立馬覺得這合他的意啊。

梁紅玉又道:“如果將軍不嫌棄的話,我願意親自擊鼓鳴金。”

韓世忠本來猶豫,可他知曉梁紅玉的本事,謀略膽識確實適合,也不是那等迂腐的人,同意了這個‘不應該’的建議。】

古代的擊鼓可不是隨隨便便敲敲鼓就是,講究章法、陣勢,稍有錯處,很容易自亂陣腳。

布陣全軍就是梁紅玉的這個位置,她需要把握好行動的時間,起碼在這一場戰役中,她相當於軍事指揮官的位置,進軍撤退都由她來掌控。

一方麵是梁紅玉本身的能力,另一方麵則是韓世忠的信任和不拘泥於世俗。

換個人來肯定不會同意梁紅玉掌握如此重職。

行軍打仗之人自然知曉這份安排的難得,暗自點頭,這對夫妻不管如何,膽識信任都是上等。

也沒辦法在人家為國征戰的時候說什麼不合時宜的風涼話。

【交戰當日,梁紅玉身披鎧甲,腰戴寶劍,端坐於樓船上,一雙眼睛炯亮凝視兩軍。

她靜靜的觀察著,尋找著最合適的機會,突然眼神一動揮動雙臂,如天雷般的鼓聲傳入埋伏的韓世忠耳中。

刹那間,廝殺聲拔地而起,梁紅玉手下鼓點雄壯,韓世忠帶領宋軍奮力拚殺。

金軍自是知曉這鼓點的重要,立刻她身邊如下箭雨,直射梁紅玉所在的樓船。

在如星雨的箭矢中梁紅玉巋然不動,將領的氣勢很大程度影響著士兵,梁紅玉和韓世忠不畏生死,宋軍將士自然一往無前。

八千宋軍直插金軍心髒,金軍氣勢潰敗,金兀術隻能棄船逃竄。

梁紅玉一鼓作氣,鼓聲震天,宋軍追擊金軍殺敵無數。

這場不被看好的戰役,居然打得金軍元氣大傷被迫求和。】

可能趙構都沒想到,把他逼到海上的金軍居然會被韓世忠的八千軍隊打成這副鬼樣子。

若是早知道……

若是早知道,他該往海上跑還是會往海上跑。

“好”

不少宋軍聽到這裏不由暗自叫好,他們大宋不是沒有好將領,也不是真就打不了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