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立馬明白,這都是他的預備將軍啊。
趙匡胤捶得桌子哐哐響,更加覺得那幾個敗家子可恨,明明有將領、有民心、有錢,為什麼偏偏腰求和?
林書眼珠子轉了轉,覺得有點可惜,其實還有狄青和折家軍都很氣人,可想了想還是算了,她的命也是命。
【這一戰自然叫梁紅玉和韓世忠名聲大震,尤其是梁紅玉。
說回到這場戰役,金兀術派使者來求和,梁紅玉因為貢獻卓著,和韓世忠一塊接見使者。
梁紅玉很厲害,但也得誇誇韓世忠,沒有那麼小家子氣,覺得女人就不該出頭。
金兀術派來的使者說要送給他們財務、好馬,希望能放他們北歸。
韓世忠暴脾氣差點把人宰了,梁紅玉攔住沒叫他把使者宰了,但同樣對於這樣的提議沒有任何動搖。
梁紅玉義正言辭道:“你等進獻的財寶是掠奪我大宋百姓,隻有還的說法,至於寶馬良駒,我大宋富甲天下,幾匹駑馬如何好意思?”
反正就是不同意,還要趕盡殺絕,最後把使者打了一頓放走。】
金兀術明顯想要出個親金的將領,可惜,韓世忠不是這種人,就是脾氣暴躁了些,還在身邊有個梁紅玉能互補。
【宋金雙方知曉沒有談的可能性,桌子上談不了的,隻能真刀真槍的幹。
金兀術是不熟悉地形,但韓世忠他們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人手不夠啊。
還要分水路兩路,八千人的人馬能把金軍逼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但到底還是叫金兀術逃走了。
很不巧和的是,金兀術一批人晝夜不停鑿通河道三十餘裏,從而得以向建康撤出,剛剛逃出韓世忠的包圍圈,又遇到了咱們嶽元帥,誰不說一句運氣呢?】
韓世忠本來聽到他逃跑的鬱悶一下子樂了,笑聲震得旁邊的梁紅玉略微遠離兩步,有些過於粗狂了。
尤其是笑得很不講究,活像是誤入了一片老鴨聚集的地方。
“這金兀術運氣不太好嘛。”韓世忠得意起來。
梁紅玉卻是冷靜,忍不住潑他冷水,“我們沒有留下金兀術。”
所以說,哪怕是接連遇到韓世忠、嶽飛這等名將,金兀術還是活著離開了宋土。
一句話馬上叫韓世忠的笑容消失。
【金兀術沒辦法又被逼回到長江上,對於不熟悉水戰的金軍是個很不利的局麵。
一開始韓世忠這邊確實一切順利,宋軍的戰船提及很大,穩定性、攻擊性都比小型舟船的金軍好。
梁紅玉和韓世忠滿懷豪情,對接下來的勝利十分自信,可偏偏沒想到,有時候真的是邪門。
有人向金兀術獻計找個無風的日子,利用小船輕便的特點縱火毀船。
還真就是那麼邪門,金屋貯當天設壇禱告,先殺白馬,後割破自己的額頭,還將劫掠婦人的心髒剖出來祭天,然後第二天江麵上真就寂靜無風。
這一戰,叫韓世忠和梁紅玉到手的勝利泡湯,宋軍船隊還被鐵鏈捆在一塊,一時間火光衝天,此戰大敗,韓世忠已經沒有多餘的手下反攻,隻能帶人敗走鎮江。
而金軍也因此一路北上。】
一陣沉默。
沒想到居然翻轉得如此快。
說無風就無風,透露著一種天不絕人的詭異。
鐵索船也不是要攻擊的點,畢竟江麵搖動,綁定後增加穩定性,誰能想到金軍的舟船真能衝過來燒船還成功呢?
韓世忠沉下臉來,梁紅玉麵容同樣肅靜,都在思考著這個現實的問題。
誰能想到如此境地,還能叫金兀術跑了。
難道真是天不庇佑大宋嗎?
【韓世忠和梁紅玉此戰大敗,但對於這場仗的評價在戰略上卻是大勝而歸。
客觀條件,韓世忠帶著八千人阻攔金軍將近五十日的時間,還讓其元氣大傷。
哪怕是朝廷,也應當嘉賞。
這就不得不提到梁紅玉巧妙的心思了,她以韓世忠夫人的身份,上疏宋高宗彈劾韓世忠。
奏折中言辭懇切:“韓世忠雖戰功卓著,但作為一軍統帥長江之戰未能明辨戰局,一罪在於對船大易燃不僅沒有預見,二罪在於眼見金兵縱火焚船也無良策應對。導致錯失殲敵良機,還放虎歸山,望陛下明鑒,加罪韓世忠以正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