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建文帝一守孝完就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對一群叔叔出手了啊。
幾個臭皮匠拿著朱元璋分封得表開始分析了啊,真正占據戰略要地的就是朱棣那一批八個,然後呢,等到朱允炆準備削的時候,秦王、晉王、魯王已經薨了,逃過一劫。】
秦王、晉王、魯王:誰死了?
你倒是說清楚啊,這算什麼逃過一劫啊?
朱元璋都忍不住看向自家年紀還小的兒子,總不能是在守孝的這段時間去世的吧?
若不是,豈不是要他白發人送黑發人?
【朱允炆手底下的人給出兩套方案,第一套方案直接對燕王朱棣出手,第二套方案則是柿子挑軟的捏,先把燕王的同母弟弟削了。
嗯,兩人的思路完全不一樣,不能肯定的說誰對誰錯,關鍵在於執行能力。
明朝沒有周亞夫,燕王卻非池中之物。
唯一的共通點,那就是把朱棣當作心腹大患。】
劉徹好幾次聽到周亞夫的名字,麵皮都有點不自在,轉而看到衛青和霍去病才算是鬆口氣。
少年朱棣則是認真聽著未來的自己如何得到誇讚,登基的朱棣聽到天幕的話,也想到當初的兄弟、父子,麵色沒有好到哪裏去。
這段時間,他老是想起來當初父母兄弟都在的時光,不過也就是一會兒兒的,他的心思還沒那麼脆弱,不至於沉溺與過往。
【朱允炆一開始執行的還算是不錯,當然,對他的叔叔們就不是那麼仁慈。
第一個則是朱棣的同母弟弟周王,被貶為庶人,徙雲南。
真是,周王就是個植物學家,就因為他哥的緣故成為第一個倒黴蛋,不過好歹還留了條命,不過雲南那地,可不是現在這會兒。
然後借著審周王的名頭,把其他幾個全部牽扯進來,廢及岷王楩為庶人;幽代王桂於大同;囚齊王榑於京師。湘王柏自焚死。
朱允炆真是孝順他爺爺,怕他爺爺在地底下孤單,直接打包似的給他爺爺送下去。】
大明,沒人笑得出來。
朱元璋更是都要炸了,可真是他的好~孫~子~啊
要不是知道現在他好大兒還沒生出這個好孫子來,這會兒他都得先回去收拾一頓出口氣再說。
難得,朱元璋甚至想要對自家好大兒出口氣。
子債父償。
朱標也是聽得臉黑,想到自家後院姓呂的側妃,無論如何,朱允炆這個兒子都不能有出世的機會。
這一切曝光以後,出世後要麵對的種種,以及所有人的忌憚、譏笑,又何必呢?
朱棣則是眼巴巴的瞅著天幕連連點頭,希望他爹和大哥看在他不得已反的份上 ,饒另外的他一遭。
也,原諒他的造反。
【其實,建文帝削藩的步驟還真沒多大問題,可問題是太快了啊。
他就是有一種不顧人死活的急迫感,當然,事實證明他確實沒顧他叔叔的死活,一大串動作下來,甚至連建文的國號都還沒開始用。
要削藩,自然是得把燕王身邊的人調離,然後在北平周邊調集部隊。】
朱元璋努力叫自己還保持著思考的能力,這些步驟確實沒錯。
【這些步驟沒錯,但還是太急了。
燕王被抽調走的將領還沒徹底斷了聯係,集結的軍隊也壓根沒有默契。
更可怕的是,建文帝為了穩住燕王,他把朱棣的三個兒子全放了啊。
我的媽啊,這個舉動到現在都無法理解,你說要穩住燕王,要用三個兒子迷惑朝廷不想削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