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下西洋鄭和的表現很不錯啊,因此在永樂六年開啟了第二次。
不過也有人推測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是因為得到了建文帝的消息,所以直奔錫蘭山,也就是現在的斯裏蘭卡去了。
錫蘭是當時該區最大的佛教國家,不過佛祖可能不太喜歡這裏,畢竟按照記載佛祖在這裏洗澡還被偷了袈裟,所以詛咒這裏的人永世不得穿衣服。
嗯…該說不說,尊重當地的傳說和風俗。】
“佛教國家?”李世民瞬間領悟到重點,或許這就是皇帝的敏銳吧。
像是其他百姓的重點都還在偷佛祖袈裟和怒斥當地不通教化上。
當然,秦皇漢武那會兒就沒關注什麼佛教國家了,畢竟諸子百家什麼的都還沒有徹底沒落,什麼佛教?
佛教傳入中原後,有過好幾次的滅佛行為,有些領悟快的皇帝已經意識到不加遏製的結果。
【因為有了第一次出行的威懾,加上明朝幫助安南平定的軍事活動,所以一路上對明軍的軍事力量都很是恐懼,有害怕自然就有忌憚。
鄭和到了錫蘭與不穿衣服的亞烈苦奈兒展開了國事會務啊,按照錫蘭國的風俗啊,‘日取牛糞燒灰塗其體,又調以水,遍塗地上,乃禮佛’。
這次會務可能是在遍地牛糞當中進行的,先心疼咱們鄭和一下啊,沒別的,就是稍微有點味道。】
“嘔”
萬萬沒想到會迎來這樣一個暴擊,偏偏腦子在接收到文字以後根本不給反應的時間,開始自動轉化為畫麵,一群人立馬被惡心到了。
果然不是什麼人都能幹這個活兒。
朱棣麵色都有些扭曲,他的三寶太監確實辛苦了啊,不說航海的危險,就說這種風俗,哪哪都叫他不適應。
打仗的時候他不是沒接觸過艱苦、邋遢的環境,但牛糞什麼的,還是有點接受無能啊。
一群人在腦袋裏恨恨的想,這些人都要教化,教化啊。
不說別的,起碼保持身體的清潔啊,把糞往身上抹這種事情,自己在家裏幹幹就算了,待客就別整這一套啊。
【明史對於雙方的談話沒有記載,隻知道鄭和在錫蘭繞了一圈,可能是在找建文帝吧。
然後就發現周邊的小國家、部落都在投訴錫蘭,不是因為牛糞這個話題啊,是因為亞烈苦奈兒喜歡攔路搶劫。
本來到了錫蘭就對這裏感官不斷下降的鄭和越發不喜,偏生亞烈苦奈兒還起了歹心,對鄭和他們帶的東西那叫一個垂涎啊。
他們哪裏見過那些華美精致的玩意,畢竟是連佛祖袈裟都能偷的。
然後,鄭和直接在衝突中從後方迂回抄了他們的首都,還把亞烈苦奈兒以及他的老婆孩子都帶回去給朱棣處置。
當然,朱棣對這些沒什麼興趣,反正都是一樣的套路,交點錢吧,就放了回去。】
朱棣點點頭,對對對,不愧是跟著他打過仗的三寶太監啊,作戰方式都和他差不多。
果然,不是誰都能出海的。
等到三寶回來,得好好交流交流以後如何勒索,哦不,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