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我們Judy感覺是愛上了下西洋開盲盒的感覺,畢竟每次鄭和回來都會給他帶各式各樣的土特產。
像是第四次下西洋還帶回來非洲黑人,哪怕是朱棣是皇帝,那也很新奇啊。】
別說朱棣,就是其他看到真正一身黑的人都張大了嘴巴,比之前天幕演示的小人還要黑。
海外的人居然長這樣?
難怪人家上癮,換他們也覺得新奇啊。
自家地大物博,但什麼好東西都是先給皇帝,該看的都看過了,別人家雖然不是那麼實用,但新鮮啊。
【朱棣在世時,鄭和基本上就一直在下西洋,一直六次。
等到第六次鄭和回來時,朱棣已經去世了。
而朱高煦呢,他沒那麼好大喜功,要是鄭和前麵幾次帶回來的都是什麼良種、金銀礦石什麼的,他還可能支持花費浩大的下西洋活動,但顯然不可能。
所以他登基以後就停止了這個活動,但大家也知道,他前麵監國太子當了很多年,但正兒八經的皇帝就當了十個月。
實在是太胖了啊,都影響到健康,好口腹之欲。
而鄭和閑置的這段時間倒是有功夫和太子朱瞻基講講下西洋的事情,等到朱瞻基一登基,重啟了這個活動。】
朱棣眼刀子開始飛向胖大兒,不是因為下西洋,而是因為他吃到影響身體。
這個問題一直都是他們努力的點啊,朱高熾苦下臉來,他爹怕是又得下狠手了。
本來現階段已經在吃草了,過了今天該不會更加苦吧?
【第七次,也是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他死在了航海途中。
或許是預料到自己生命即將走向盡頭,在出發前他找到自己的好友交代了後事。
鄭和下西洋的曆史意義是巨大的,遺憾的是,明朝耗費巨大財力,鄭和頂著危險下西洋的資料,後來被兵部尚書劉大夏全部焚毀。
因為當時的皇帝想要重啟,明朝就是這麼一個複雜的王朝,因為經曆著巨大的變革,很多次都有觸及到發展的機會,可因為種種緣故,失之交臂。】
誰也不能保證朱見深重啟下西洋活動就能改變曆史進程,可是,萬一呢?
萬一在下西洋的活動中發現了良種,意識到東西方發展的巨大差距呢?
因為期待,所以遺憾。
劉大夏?
朱厚照知道這個臣子啊,還很有美名。
一想到這裏冷哼一聲,這些文官都是如此,沆瀣一氣,威風得不行,連他這個皇帝都得看他們臉色。
其他人也是滿眼的不讚成,不說別的,他們想要都沒有。
真以為大海就是有船就能走的啊,鄭和幾十年的經驗可是無價之寶。
你因為想要阻止皇帝就一把火燒了,先不說短視不短視的問題,明朝皇帝如此好脾氣的嗎?
前麵朱元璋和朱棣不是動不動就殺人嗎?
朱元璋\/朱棣:說就說,幹嘛把我們說成殺人狂魔?
被殺的鬼:你們說呢?
朱棣同樣憤怒啊,他花了錢的啊,居然把這些一把火燒了,這跟挖他的心頭肉有什麼區別?
朱元璋冷哼一聲,“後世的文官好威風啊!”
一聽這陰陽怪氣的話,洪武的臣子都沉默了。
他們真是替後輩承擔了太多,哦不對,按照天幕說的,他們大部分都被送走得幹幹淨淨,算起來後世的文臣絕對不是他們的後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