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咱們文豪的作品太多,我實在是無法盤點,傍晚大家可以跟著學習學習,不說別的,認幾個字也是可行的。
中場休息20分鍾,馬上回來,接下來這一對父子的名頭,絕對吸引人。】
林書剛剛離開,各朝就引起一陣喧囂。
認字欸,雖然是零碎的學習別人的作品,可對於沒有底氣走進學堂,甚至某些抄點連私塾這個概念都沒有的,絕對是軒然大波。
扶蘇小心的看了眼他父王,大秦自商君變法走的就是愚民政策,叫他們不要想什麼事情,按照大秦所需要的種地、當兵。
學堂這種概念,哪怕是大秦都沒有,稷下學宮更是荒廢。
他看了眼天幕顯示的小課堂模式,居然是他們大秦的文字對照後世,全部標注出來,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顯然現在大秦的政策不同。
短短時間內,李斯已經又找到一個可以證明他能幹活的地方。
“陛下,大秦可建一所屬於我們的學堂,正好可以借助此次機會,收攬天下英才。”
科舉製他們弄不來,沒那麼多讀書人,挑都沒得挑。
但現在可以一塊把兩件事辦了,招攬人才,無法立刻幹活的人正好成為第一批學宮的學生。
至於書同文,李斯明白這件事需要陛下一人決定,隻不過,見過後世的文字,陛下怕是又要改變,博士宮的人有的活幹了。
那樣也好,起碼短時間內沒那個功夫在長公子麵前嘀嘀咕咕些有的沒的。
“善。”
始皇帝沉默了幾瞬,瞧著底下動作不變、恭敬謙卑的李斯,到底是讚同了。
商君之法確實是大秦強國之本,可現在,他已經完成了大秦幾代人的使命,大秦也應該有不同的麵貌。
林書選擇的是那種啟蒙階段幼稚的語氣講解,講得很淺白,對於不了解的百姓來說卻是剛剛好,帶著自家孩子都認真的看,比以往都要認真。
他們心裏盤算著,不說出什麼讀書人,但起碼能夠認得些字,起碼不會因為看不懂文書就被人騙。
林書抽空解了解嘴饞,說久了還真嘴裏沒味道。
【歡迎回來,接下來我們要講的這一對是父子,按照名氣來說,父親是沒有兒子大的,但人家也不賴,好歹是狀元呢。
至於兒子嘛,那就更加了不起了,他是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歡的名人,也被譽為最後古代封建社會最後一位聖人。】
狀元一出已經足夠眾人知曉有多困難,但一切在聖人二字麵前,都沒有任何可比性。
什麼是聖人啊?
孔子就是標杆。
這話,反應最大的還是文人,他們從來都沒想過超越聖人,成為聖人。
借著聖人的名頭,傳播自己的理念,這已經是他們能達到最高的成就。
可現在天幕告訴他們,居然還有人能成為聖人,不管順序如何,足夠叫所有人都正色。
李世民看著底下孔家的傳人,覺得老頭比平時上朝都要精神許多,看起來這個聖人要是稍微名不副實,都顧不上天幕不天幕,怕是得擼起袖子上去幹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