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一開始還很摸不著頭腦,因為他的才學絕對不可能落榜。

好在他爹和主考官謝遷是多年的好友,當然,沒有大家想的那種作弊,因為謝遷他們看到的都是經過太學生重新謄抄的,還是糊名製。

謝遷和王華說了有個考生寫五經的事情,王華又說給自己兒子聽,王守仁難得在他爹麵前羞於見人啊。

王華沒想到吃瓜吃到自己家裏啊,那臉色難看的啊,他對兒子沒考上沒有怪罪,但萬萬沒想到居然會是這個緣故。

想要發脾氣,又看到家裏的孩子,深呼吸,默默把欲噴薄而出的怒火壓下去,“既然是你自己作的孽,那就再吃三年苦。吃一塹長一智,隻有一而再,不能再而三了。”】

王華確實很生氣,但問題是現在他自己都還沒考上,兒子還是個小豆丁,發脾氣難道還能衝著他去嗎?

【王守仁陷入了自責,當然他不是那種當窗落淚的性格啊,我也想象不出咱們樂山居士這副模樣。

接下來還有三年,他是對自己的才學有自知的人,況且八股考試還真就那麼些東西,未來三年若是還複習那些已經會的東西太浪費時間。

所以他決定進國子監學習新知識,嘿嘿,主要是他都二十五歲了,得自立了,國子監每月能給兩石大米,他家不奢靡,家眷都足夠吃了。】

不少人會心一笑,還真是挺樸實無華的理由。

宋之前大為震驚,後世的王朝都如此富裕嗎?

之前聽著明朝應該是苦哈哈的,怎麼聽著還有錢養那麼多的學子在?

他們可是沒有那個能力。

房玄齡搖搖頭道:“養士花錢啊。”

戶部尚書不和李世民對視,您現在就是逼死他,國庫也拿不出來錢。

【國子監負責培育官員,學習的內容有三個,四書五經經義、朱元璋發布的金科玉律以及田土、水利、收糧納稅等行政實務。

內容上安排的挺不錯,但可惜隻要和科考掛上鉤那一切都得大打折扣,八股文考實務嗎?

要是真沉下心去學四書五經的要義也不算太差,但真的能沉下心去學要義,而不是為了應付八股文而死硬的套用嗎?

王守仁進入到這個環境立馬看出來了,但國子監勝在自由,他又可以靜下心來想他的做聖賢了。

是的,過了三年咱們王守仁還是沒放棄,反而又倒騰出來,隻是這話說的簡單,但如何入門都是難處。

他絞盡腦汁的想,還是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決定先退一步,先學聖賢,然後做聖賢。

聖賢那麼多,學自然是學孔子,儒家的內容很多,他再天縱奇才都不可能樣樣學成,幹脆就從最基本的六藝學起吧。】

【其實孔子他老人家的智慧那是頂尖的啊,可惜被後人裹挾曲解一些意思,像是君子六藝,到了後期已經被讀書人嫌棄啦。

什麼數、禦、射不是被他們當成不入流,就是武夫所學,別的不說,都說學孔聖人,怎麼著這麼明明白白的東西不學啊?

說偏了啊,主要是想到那些文弱書生真的一肚子氣啊,不說武力超群,你老祖宗的東西別丟啊,還一副清高不與之為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