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二十八歲這一年,考試的時候總算是沒有再出什麼亂子,會試第二名。
從二十一歲到現在,他參加的三次科舉還真沒有哪次都是順利的,會試第二,等到殿試結果出來名次卻變成二甲第六名。
原因是此次科考存在泄題舞弊,三位內閣成員有兩位是王守仁他爹的朋友,又正是風口浪尖,他的名次在最後被壓了下,以免挑動本來神經本就敏感的學生。】
這……
眾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麼,除了倒黴也無話可說。
王守仁高中的年紀誰都得說一句有出息,可偏偏三次科舉每次都得出點事,對他的印象——有才學,跳脫以及倒黴。
王華也沒料到這個結果,居然還和他交友太廣泛有關係。
小豆丁王守仁立馬像是抓住他爹的痛腳,還要得意起來,半點沒被壓名次打擊到,反而想要戳戳他爹。
王華收起臉上的驚訝,板著臉,對他兒子就不能稍微給點好臉色,聽聽,一個科考鬧出多少毛病來。
要是真的才學上不及還叫人沒那麼多遺憾,偏偏他兒子有才但就是要走不尋常路,還是得壓壓呀。
二十二歲高中和二十八歲高中能一樣嗎?
中間這六年好好做官都能升幾級了。
【後麵的幾年,王守仁並沒有多麼出色,或者說名聲很大的政績,高中後從工部到刑部再到兵部,還別說,六部都要他體驗完一半了。
他有學做官,有教學生,有遇到心靈好友,可還是沒有找到做聖賢的路。
等到弘治皇帝去世托孤,朝綱混亂,正德年紀還小,宦官和文官集團自然少不了互相爭權,有些官員被牽累到進了監獄,王陽明求情的奏折還沒上去自己倒是先被關了進去。
有威脅的,有招攬的,可惜他的脾氣還是那麼硬,最後直降六級,貶謫荒原。
那可都是咱們先生辛辛苦苦升上去的官,貶的時候真不帶心疼的啊。】
朱厚照還真不知道這件事,朝廷的官員那麼多,他年紀還不算大,看了看身邊的英國公。
英國公照樣回看,“皇上,老臣也不知道。”
他上朝的時候就跟混子差不多,主要是現在武勳集團起不來,都是太監和文官打擂台,他們都沒帶提,就知道有多廢。
畢竟是被您老祖宗一鍋端了的,文官還能三年長一茬,武官真就是沒地方長啊,打仗都不敢打多了,退守了好多地呢。
朱厚照被他的回複噎住,你平時勸學的時候那叫一個起勁,自己也沒多勤勉啊。
英國公:老臣要是勤勉了,人家的折子第二天就遞上來了。
倆人雙雙歎氣,還是等一等吧。
希望趕回來的王守仁能把朝堂的人壓住,起碼借人家聖人的名頭用用也好。
其他人則是代入太過,一個勁的心疼。
【王守仁貶官到貴州,當時那可真是荒原之地,距離京師的直線距離都有七千公裏,還不算中間的河道、山脈。
更加倒黴的是,他被貶後朝中的閹黨沒打算放過他,劉瑾為首的一眾宦官手段可謂是狠絕,丟與斬草除根可是很拿手。
王守仁在船上發現跟蹤的人,當時他妻子還在身邊,等下了船又指望不上運軍,必須在杭州就把人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