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海當中比草原沙漠更加沒有標誌物,根本無法判別方向,有時候隻能認死理往一個方向走。】

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看過海,一開始瞧見很是新奇,但林書給他們看得就是航海時入眼的風景,看久了甚至都得挪開,有些傷眼睛。

衛青瞧著海上神色認真,確實沒有任何辨別方向的物體。

【指南針的發明就是給船安上眼睛,為航海事業提供最基本的條件。

指南魚發明的具體時間不知,但可以從宋朝官編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中得知,陰天黑夜無法辨別方向時,可以用指南魚或指南車指路。

指南魚是用一片薄薄的鋼片做成的,兩寸長五寸寬,魚的形狀,比起之間的司南可以說是小巧玲瓏。

鋼片做成的魚自然是沒有磁性的,還需要我們多做一步——傳磁。

根據《武經總要》記載:把燒紅的貼片放在子午線的方向上,蘸水淬火後而成。

這裏麵涉及到磁性轉變溫度、磁疇瓦解成順磁體、磁疇再次形成等知識點。

隻能說,老祖宗的智慧確實是無窮的。

他們並不能解析出最直白的理論,可經驗和思考卻是叫他們居然將如此複雜的傳磁過程找到。】

眾人:好熟悉的感覺,再次聽不懂。

林書也不會強求每個人都聽懂,說實話,她高中的時候可能還能指點下江山,現在也就是個聽什麼都耳熟的廢人。

聰明人聽不懂知道找能聽懂的人來做,最壞不過是一步步來。

【指南魚還沒出現多久,又出現了鋼針,這其實才算是世界上最早製成的,真正的指南針。

又是咱們熟悉的老朋友沈括,他的《夢溪筆談》中提到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用磁石摩擦縫衣針,就能使針帶上磁性。

在《夢溪筆談》中關於磁針的安裝方法,沈括更是提出來四種,應有盡有,供君選擇。】

雖然沒有正式的介紹沈括,但這個明顯顯然已經被眾人熟悉,反正是很厲害,不然也不會每次都能被提到。

人家的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呢?

趙匡胤也很納悶,他大宋為什麼好像除了軍事,什麼都很厲害的樣子啊?

各個方麵的人才不少,可就是支棱不起來。

【第一種是水浮法,將磁針上穿幾根燈心草浮在水麵,肉眼可見,水麵一晃動結果就會出現誤差甚至可以說是錯誤;

第二種是碗唇旋定法,將磁針擱在碗口邊緣,但磁針就那麼點大,意味著容易掉落,稍不留神就沒針了;

第三種是指甲旋定法,將磁針擱在手指甲上麵,缺點同碗唇旋定法一樣;

第四種是縷懸法,將磁針中部塗一些蠟,粘一根蠶絲,掛在沒有風的地方,這種算是沈括自己最推崇的方法。】

林書說得腦袋都有些疼,這裏真就全都是幹貨啦。

抽空瞄了一眼旁人,一群人低著腦袋手都要揮出殘影了,還有一群人上下眼皮開始打架了。

原來站在高處看打瞌睡如此明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