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時期就在不再是用竹筒製作的管狀火器,換成了銅鐵,說實話,我都不能想象竹筒是怎麼和火藥聯係到一塊的,隻能說老祖宗們的冒險精神十足。
之前講朱棣的時候就提到過,朱棣曾經差點被火器打到功虧一簣,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吃過虧,所以後來組建了火器營。
當時大明有多發火箭,發射10支箭的叫火弩流星箭,發射32支箭的一窩蜂,甚至最多可以發射100支箭,叫百虎齊奔箭。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備誌》中曾經記載過一種名為‘火龍出水’的火器,聽說能夠飛離水麵三四尺高,飛行兩三千米。
現在聽著都覺得不可思議,夠得上二級火箭的理念級別。】
“哇”
別說天幕不可思議,就是他們也覺得啊。
尤其是朱棣,哪裏來的這種玩意?
不是說他的火器營厲害先進嘛,怎麼沒聽說過這種玩意?
急得就跟看到半空中掛著肥肉的猛虎一般,光給看不給吃啊。
【還有一種叫做神火飛鴉,名字我倒是在電視裏麵聽過。
它用細竹篾綿紙紮糊成烏鴉形,內裝火藥,由4支火箭推進,隱約還能看到現在大型捆綁式運載火箭的影子。
首次火藥兵器的海戰發生在金宋之間,當時嶽飛的部將李寶自告奮勇,領著三千多水兵還有120艘船就去阻擊金軍了。
老天爺配合的好,向金軍發起攻擊時南風正好,放射火箭火炮直接砸在金軍的船上。
還有也是宋代的陳規利用火槍組成的火槍隊,把金軍打退,還被稱為現代管型武器的鼻祖。
唉…我真的,也不是故意想戳趙家皇帝的心啊,這是怎麼搞的嘛,有錢有人有武器,失去燕雲十六州雖然連打鐵原材料都下降了,但怎麼搞成後麵那樣嘛。】
趙家皇帝:我們也想知道。
一次次戳心,說真的,不單單天幕如此想,他們現在每聽到大宋過人的地方,第一反應就是為什麼皇帝那麼拉跨啊?
不過,那些東西聽著確實拉風,還是有搞頭的。
其他人隻有一個想法:要是大宋能分他們點錢就好。
沒誰不羨慕北宋的錢,一個個皇帝覺得發展不太對啊,難道隻有軍事擺爛才能國庫有錢?
【然後不出意外,咱們國家的好玩意基本上無一避免的往外麵傳了,欸嘿,這次還是咱們的老朋友——阿拉伯國家。
真就是和大宋做生意做得頻繁,居然連火器這種機密都能傳出去,不知道該說人家阿拉伯人有眼光,還是說大宋軍事就跟個漏鬥一般。
前麵的造紙我還能理解,但軍火這玩意放到哪都是重兵把守啊,居然還能讓人家搞到。】
見微知著,李世民想到若是大唐能有次神兵利器,絕對是會列為最高機密,工匠這些人起碼得是終身控製,大宋居然能在起步階段就被人傳播出去,確實是諷刺。
難怪人家不注重軍事能力。
趙匡胤已經平靜了,對於這類事實還能跟著罵幾句,順帶把罪孽的源頭——他弟弟弄來踹幾腳。
趙光義已經死心了,踹吧踹吧,反正就按照現在天幕透露的那些,他自己都想死上一死了。
【但還是得說句公道話,人家阿拉伯人弄回去的方子並不全,最主要的原料是硫磺,沒有投入硝。
人家的火藥也是經過長期的發展,隻不過等到他們搗騰出《武經總要》的火藥,已經是晚於我們兩個世紀之後了。
阿拉伯是我們的老朋友,其它也是嘛,主打的就是一個不厚此薄彼。
大明時和朝鮮的關係很緊密,以儒家經典授之,以互市利之,以兵力震之,朝鮮和日本打仗的時候,還支持了大量的軍資。
有一點我得說一下啊,咱們老祖宗和周邊發展關係那沒半點問題,但咱們不能什麼都拿出去,而且也不能真就是跟養兒子一樣。】
朱元璋:“……”
一轉頭怒視兒子老四,你老子我那是摳摳搜搜的恨不得抄家來搞錢,你後代子孫居然如此揮霍?
前麵的還算那麼一回事,後麵那是什麼?真養兒子呢?
朱棣也沒好到哪去,現在百廢待興,要民生,要遷都,要打仗那都是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