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邪了門的開國太子—趙匡胤他崽(1 / 3)

李建成大笑出聲,含著無盡的酸楚。

他李建成在後人眼裏不算不堪,可終究,意難平啊。

李世民這次沒有得了便宜還賣乖,隻是安安靜靜的不刺激,畢竟魏征現在看著就像是要憋個大的出來,而且他又不是那麼小氣的人。

趙德昭和趙德芳瑟瑟發抖,兩兄弟隻能互相看一眼給予對方幫助,以及祈禱。

希望在後人眼裏的開國太子是對方,前麵幾個‘前輩’的經曆赫然在目,他們自覺平庸,沒什麼好說的。

【接下來算是…意想不到的大宋了,趙匡胤他是有兒子的,雖然老大和老三早夭,但還有兩個大兒子在,偏偏皇位最後落到他弟弟身上,偏偏他弟弟後麵還帶出那麼一群無言以對的子孫,叫他們這一大家子之間充滿懸疑色彩。】

什麼懸疑色彩,不就是被人看樂子嘛。

趙匡胤在心裏無奈的吐槽,不過現在這些小輩的‘打趣’,已經沒辦法勾起他的情緒,早就耗完了。

心力交瘁說的就是他。

趙德昭和趙德芳依舊沒感受到落下的鍘刀,還得繼續等待,最為焦人。

【和扶蘇一樣,趙匡胤在位那麼多年,在有成年兒子的情況下,沒有立太子。

有些不可思議啊,難怪後來傳位給趙光義也說得過去,畢竟太子這個問題可以被人拿來當作靶子啊,不管趙匡胤當時未立太子的原因,但人家可以說就是傳給弟弟啊。

父死子繼,但還有個兄終弟及啊。】

被掃射到的可不單單隻有大宋朝,畢竟皇室向來都枝繁葉茂,都是天家血脈,野心稍微膨脹點難道真就沒那麼點想法嗎?

真要皇帝能壓得底下的宗室和兄弟還好,可大多數都是中庸甚至是平庸之輩,真就是仗著投胎。

朱厚照自覺這件事好像和他有點關係啊,如果沒記錯的話,他的皇位可是宗室接班,意味著他連兒子都沒有啊。

哪怕是有個幼子在,那朝堂上都是托孤大臣啊。

趙匡胤聽到這個問題有稍許的心虛,但轉瞬即逝。

【所以今天我們在盤點開國太子的時候,都沒辦法從剩下的兩個成年皇子裏麵挑出來,總不能按照長幼的順序吧。

所以,統稱為宋太祖他崽,也就是趙德昭和趙德芳兩兄弟一塊說。】

趙德昭\/趙德芳:好家夥,不用指望兄弟了,還得互相扶持,父皇名分沒定下來倒是叫兩個人都逃不脫被點名。

【趙匡胤立太子這個事情其實也是有跡可循,史書中對於此類現象有過記載,字唐昭宗年間開始,中原地區有差不多百年沒有立皇太子的習慣。

不過不立皇太子不代表就沒有合法的繼承人,五代十國混亂不穩定,可基本生繼承人都是‘親王加京尹’的標配。

後梁時期朱溫便把自己的樣子朱友文封為博王兼開封尹,後唐時李嗣源的次子李從容被封為秦王兼河南尹,後晉石敬瑭次子石重貴被封為齊王兼廣晉尹,後漢劉知遠的長子劉承訓被封為開封尹,後周時期柴榮也是被封為晉王兼開封尹……

雖然不是每個儲君都登基,但基本大家都達成共識,封王加上一個府尹的職位,代表儲君身份。

這樣看來,不立儲君反而是一種常例,趙匡胤接的就是柴榮的班,不立太子說起來無可厚非。】

這麼多年都不立太子?

很多人都覺得無法想象,畢竟在他們看來,儲君乃是國之大事,若是安定不下來,皇子、臣子豈不是都得想想這通天路。

而且天災人禍誰也說不定,皇帝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誰是正統的繼承人呢?

哪怕封王加府尹是標配模式,可真要較真起來,沒有冊封,沒有親口說,那就有的翻盤的餘地。

難怪亂啊。

其它的都好說,後周柴榮緩緩轉過頭,看著他的香孩兒。

趙匡胤感受到死亡眼神,隻覺得大禍臨頭。

【宋朝建立的時候,趙德昭九歲,趙德芳1歲,當時立太子也顯得有些著急了。

南征北戰的過程中,實話實說,趙光義是當上皇帝後仿佛開始失智,之前的表現可不掉鏈子,朝廷上支持的人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