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邪了門的開國太子—趙匡胤他崽(2 / 3)

加上趙匡胤的身體向來很好,去世的時候也不過五十多,剛建國是因為局勢不穩,畢竟誰都沒想到大宋真的能延續幾百年,誰知道會不會步了五代十國的後塵呢?

至於之後趙匡胤可能是想慢慢削弟弟的權力,那些武將可都是杯酒釋兵權,我不相信他真就對弟弟那麼厚待?

厚待到能甘心將皇位傳給弟弟。】

捫心自問,別人家是真有皇位繼承,在自己又不是絕嗣的情況下,把皇位傳給弟弟這個操作是任何人都無法理解的,兄弟關係好也不是這麼個好法。

【趙德昭和趙德芳兩兄弟說起來都覺得可憐,存在感實在是太低了,趙匡胤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不立太子還能說得通,可是連王都沒給兒子封啊。

叫我想要扒拉點內容說兩位都扒拉不出來。

反觀趙光義呢,先是主張父死子繼、反對兄終弟及的趙普被罷相,後是趙光義被封為晉王兼開封府尹。

聽得熟不熟悉?這就是五代十國標準的皇儲配置啊,封王加府尹。

這一招我都說不準到底是趙匡胤真大方到把皇位傳給弟弟,還是自己受到趙光義的製衡。

無論哪一種,說出來都有些荒謬。】

可不是荒謬嘛,趙光義勢力大應該也沒大到這種地步吧,而且那是趙匡胤啊。

趙德昭和趙德芳露出哭笑,他們聽著都有些動搖,難道父皇真的想把位置給皇叔?

他們到現在都還是光頭一個,可皇叔身上的權力和頭銜,可是比他們兩個正統皇子聽著可靠許多。

趙匡胤也不懂自己是如何想的,但絕對不可能是昏了頭把皇位給弟弟,他就是個俗人,因為皇位這件事還覺得對弟弟有些心虛愧疚,所以想從其它方麵彌補。

其他人聽得也麻了,這不亂才是怪事。

再加上趙匡胤暴斃的突然,兒子連爭的資本都沒有,難怪人家皇後退讓的那麼快,看清楚形勢了啊。

【所以就出來個眾說紛紜的‘金匱之盟’。

很可惜金匱之盟的原文在哪並不知道,但大致的內容便是,趙匡胤百年後傳位給趙光義,趙光義再傳位給弟弟趙光美,趙光美再傳位給侄子,也就是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

嗯…你們老趙家還真是挺仗義的啊,誰都做一遍皇帝,我都懷疑後麵是不是要接龍趙德昭傳為給他弟弟趙德芳。】

趙德芳趕緊拒絕,謝謝好意,我還是不了啊。

趙匡胤現在聽到這個也覺得挺戲言的,而且,說句不好聽的,誰知道誰活得過誰啊。

老百姓也對這一大家子的傳位給弄糊塗了,這想的有些太美了吧。

就算是他們家裏的那幾畝地,也不管立下這種條約啊。

到了誰手裏想要拿出來難道靠著一張紙就能約束嗎?

【對於金匱之盟是否存在認可的聲音還是比較大,主要是趙匡胤對兩個兒子的培養實在是匱乏。

趙德昭和趙德芳兩個人連實權都沒有,就掛了個節度使和防禦使的名頭,還沒參政,這絕對不是培養皇太子的行為。

反觀趙光義,他更像是皇太弟。

隻不過金匱之盟太過理想化了,就說後麵趙光美、趙德昭、趙德芳那是一個接一個的死,反正隻要是上了榜的都是沒命。

懷疑沾染了晦氣,變成死了麼榜單。

咱們宋太宗的種種行為也給自己當初繼位增添了幾分懷疑,不過我們沒有證據證明幾人的死和他有關,但這幾個人加上還有之前亡國之主都是稀裏糊塗喝了他的酒回去就死,咱們宋太祖還給自己轉了個絕命毒師的名號。】

其他人都被逗笑了,這是什麼奇奇怪怪的稱呼啊?

後世還真是……給皇帝取各種調侃的外號是一點都不手軟。

趙匡胤笑不出來,趙光美笑不出來,趙德昭和趙德芳笑不出來,還沒死的幾位亡國之主也笑不出來。

不是,都投降了,好好養著我們還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