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邪了門的開國太子—胤礽(3)(1 / 3)

【帳殿夜警的證據聽著就是胤禔的告發,但這顯然有點兒戲了,胤礽要是能光憑他的一張嘴就被拉下太子之位,那前麵三十幾年豈不是白活了。

兩人何必纏纏綿綿三十幾年呢?

這裏麵應該是後來登基的雍正刪除了些內容,至於為什麼刪除,胤禛那會兒名聲並不顯露,也不至於把兩個老大哥算計進去,我猜測應該是和他最愛的十三有關。

畢竟因為廢太子的事情,十三直接陷進去了。】

十四一聽到十三的名字,就跟被挑動了好鬥神經的公雞一般,一雙眼睛不滿的看著他四哥。

其他人則是不理解,前麵聽著康熙的這群兒子就是鬥雞一樣,你死我活,突然冒出來個兄弟情深還怪叫人不習慣的。

【不過胤礽應該是有這個行為的,畢竟康師傅不然不會生那麼大的氣,哪怕是後來也沒給他翻供。

但胤礽這個行為也沒那麼容易,皇帝帳營周圍又不是那麼好近身的,胤礽自己後來在自辯的時候也說,他爹說他那些罪責他認,但就弑逆的事,他絕無此心。

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已經摸不清楚了,但胤礽對他爹應該是沒有殺心的,被偏愛了那麼多年,又沒有娘,兄弟也不親,所以他的親情寄托會絕大部分都放在康熙身上。

經過這麼一遭,康師傅總算意識到自己的教育出大問題了。

康師傅這會兒知道是自己的溺愛導致了如此,畢竟皇太子服禦諸物,所定一切儀注,與他無異,儼若二君。】

下麵的阿哥立馬意識到不好,他們好不容易等到太子下馬,可天幕的話卻是相當於給太子洗掉了最重的罪。

康熙心裏的那根刺是什麼?

兒子居然想要他死。

結黨營私那些事情心裏不滿,但絕對不會到廢太子的地步。

至於帳殿夜警,康熙和胤礽都已經不知該如何去解釋這件事,糊裏糊塗。

【可是哪怕如此,太子都廢了,前麵幾十年的感情不代表就煙消雲散了。

胤礽沒有娘,康熙本就對他疼惜,小時候的照顧和關心可以說傾付了絕大部分的感情,他憤怒激動廢黜太子,可從一個小團子養成翩翩少年郎,到他成家立業,康熙還是舍不得。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他夢到他的祖母孝莊皇太後,責怪他不該那麼對胤礽,夢到皇後赫舍裏傷心胤礽的下場。

這兩個女人對康熙很重要,同時也是他心裏的寫照。

他剛剛廢了太子,已經開始自省廢黜太子的行為是不是太衝動。】

胤礽聽到兩人的名字沒有再冷漠,隻是整個人沉下來。

一群兄弟更加著急了,這是在幹什麼啊?

雖然知道差距大,但也不能這麼搞吧。

他們都不像是撿回來的,更像是沒丟出去砸自己手裏的。

說實話,不單單是廢太子心裏怨恨,他們也已經控製不住了。

當皇帝的也是無語,這在兒子的事情上麵倒是兒女情長的很啊,廢都廢了,你要是還沒下旨倒是可以商量商量。

不然,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嘛。

重視禮法的臣子自然也明白下一步康熙想做什麼,他已經在後悔廢太子了,下一步不就是得把太子重新立回來嘛。

一個個在那說康熙不懂禮法。

【康熙還在想著該如何找個台階下,可其他的兒子等不及了啊。

之前有太子這座大山在,身份和寵愛都把他們壓的死死的,康熙自己教出來的兒子一個個才幹都不缺,野心同樣不小。

這次好不容易看著人跌下來,許多人觀望,但這群皇子啊都不想再看到胤礽站起來,隻想一次性把人踩下去。

首先就是咱們的告狀哥胤禔了,告狀本人弄倒加上之前幾十年的積怨,以及他本來四肢就比較發達,自信滿滿的又跳出來了啊。】

胤禔滿臉怒色的看著天幕,眼睛裏的怒火都要燒穿了。

不取名號會怎麼樣?

什麼叫做四肢發達?當他聽不出來天幕說他沒腦子嗎?

康熙倒是想聽聽他這群兒子各顯神通。

除了胤禔,剩下的心中同樣緊張,他們又不是安分的人,大哥打了頭仗,他們肯定是緊隨其後。

這下子全部曝出來,不被皇阿瑪記在心裏才怪。

【胤禔自信滿滿的覺得胤礽倒下來他就是最有資格成為太子的啊,皇長子的身份,加上從19歲開始便開始軍旅生活,一直到27歲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