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商鞅,咱們就再來說說北宋的王安石變法。
之所以商鞅的結局殘酷還說幸運,便是因為後來千年沉浮裏麵,有太多竭盡全力而又無能無力的變法所在。
王安石便是其中的代表。】
總算是說到大宋了,老趙家的皇帝一個個都老精神了。
失敗了但可惜說明有可取之處,尤其是宋神宗和王安石本人更是關注。
至於其他反對變法的臣子雖說不讚同,可此刻也能靜下來好好的思考。
【我一直都說大宋有錢,確實是有錢,但有錢的同時大宋花錢也是一把好手,並不單單是給別人歲幣,那個錢在大宋君臣眼裏就是毛毛雨。
王安石變法時在位的是宋神宗,北宋的好幾個皇帝都是沒有兒子,宋神宗他爹宋英宗那就是有名的備胎皇帝,因為宋仁宗無子可以被退貨好幾次,把本來就精神衰弱的宋英宗折騰的更加心理有問題。
起起落落的,宋仁宗趙禎想要立自己兒子為皇帝能理解,但你也不能生不出兒子把人接進宮當太子培養,一有人懷孕就把人送出宮啊,還折騰不止一次,這種落差和害怕對人的壓力可不小。
宋英宗繼位後沒多久就去世了,才36歲,他兒子宋神宗繼位的時候才20歲。】
一群人聽得都無語了。
家產想要給自己兒子能理解,但什麼叫做把人接進宮又送出去啊?還好幾次?
備胎這個詞太貼切了。
趙匡胤也很無語,而且,他弟弟家的子孫身體有點問題啊,還好幾個都沒有自己的兒子,繼任者豈不是一次次的從宗室裏麵挑選?
大臣豈不是得關心繼承問題?
宗室不得蠢蠢欲動啊?
能當皇帝,誰想當宗親啊。
還能安穩才是個鬼,別說生不生得出兒子,就是生的出來,有這麼個‘前科’在,宗室都得努力一把啊。
【宋神宗出生的那點異象就不說了,基本上皇帝都得被安上這些名頭。
在前麵開封府城區的生活中,宋神宗的記載並不多,隻能知道是個好學生,枯燥又片麵。
宋神宗上位肯定得先把他爹的葬禮辦一辦嘛,這個規格肯定少不了,所以就得找三司查查賬看看能有多少銀子辦事。
這一查可是直接把剛登基的宋神宗查懵了,大宋治平二年的總收入是一億多白銀,這個多也是千萬打底,可不是小數字啊,像是後麵大明,啊……】
朱元璋黑著臉,覺得很丟臉,啊什麼啊?
為什麼要把他們大明拎出來?
沒錢又不是他們的錯。
忍不住在心裏恨恨的想大宋有錢有什麼用?可又難免羨慕嫉妒。
具體的數字一出來,沒有人不羨慕嫉妒,誰家都不富裕,趙匡胤更是眼睛都要綠了,該死的,趙光義子孫到底是怎麼搞錢的?
不單單是他的疑問,也是其他皇帝的疑問,大宋雖然弱,但是真的有錢啊。
【錢賺得多,可花銷同樣不少,一年的支出是多少呢?
也是一億多白銀,這個多還比收入要大。
也就是說,入不敷出。
嘖嘖,這還不算完,大宋還有一些零星的支出,有個專門的話術叫做非常出,也是一億多。
明麵上的賬目,支出是收入的兩倍,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財政赤字,而是要崩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