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死了!

明明之前主動權在自己手裏,最後卻是被這麼簡單的收拾了,不少人都恨不得把劉牢之扒到一邊自己上。

【孫恩最終沒等到劉裕,接著桓玄又開始弄權,整個朝廷是真沒人管民生了。

當時災害不斷,哪怕是災情相較輕的地方,人口都已經銳減三四成,十室九空不是恐嚇。

混亂後漢人銳減,真不全是胡人所造成,當然不是為他們說話,他們造成的殺孽更是可惡,但漢人自己治理下糟蹋的百姓更是不在少數。】

這還都是有數據記載的,可能還存在為了官麵上好看而往輕了說。

這樣的銳減,漢人能剩下多少啊?

許多人都無法忍耐了,十室九空,不嚴重的地區都如此受害,那最嚴重的地區怕是都成為一座空城。

換了個人上位,百姓的日子依舊看不到希望。

【孫恩死了,接手的依舊死性不改,就是一個字——搶。

然後劉裕又被派去打他們了,之前碰上劉裕就是打敗仗,對他基本都形成慣性的恐懼,結果好像沒有多提的必要。

劉裕沒有乘勝追擊,因為他也沒糧,又不是真的想給桓玄當馬仔,那麼積極幹什麼?】

“這劉裕,怕是存了養寇之心。”

許多人都看出來了,不養起來,劉裕如何在桓玄這邊獲取喘息以及日後擴大的機會呢。

倒是慢慢有了點謀天下的影子。

【劉裕這邊已經有人來聯係他起事了,不是別人,正是劉牢之的外甥何無忌,說得也是有理有據。

但劉裕沒有被衝昏頭腦,找了別人參考。

別人,一群人都挺有趣的,反對的不是劉裕起事,而是時間地點不對。

主要是,桓玄他掌權一年多,還真沒稱帝。

但人家就是體貼啊,怕劉裕等待的時間太久,還真不久商議著代晉稱帝的事情。

桓玄還需要確定劉裕是什麼感想,但不知劉裕已經準備釣魚執法了。

等到桓玄派人來問,那叫一個吹捧啊。

桓玄兄弟也是天真,白紙黑字的誓詞都沒用,人家就這麼一句話居然信了,真是世家對寒門天生的偏見,覺得他們就沒有那麼大的誌向。

接下來桓玄就給後麵咱們的宋真宗打了個樣,製造祥瑞,尋找隱士,反正是做足了登基的噱頭啊。】

大宋;好好的幹什麼要提到我們啊?

為什麼東晉的權謀被天幕說得如此兒戲幼稚啊?

一直都找不到真正的對手,哪怕是劉裕這一招,聽起來都很不成熟,十分粗糙。

劉裕:你們沒生活在這個時代,不懂這裏麵的規矩。

寒門出身是他們往上爬的阻礙,但有時候,也是叫人放下防備的優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