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碼,再有一次需要以命相搏的事情,倆人都不會再信任對方,將人剔除在計劃內。

【然後,北府軍前麵的老大哥劉牢之兒子劉敬宣也被劉裕找了回來。

這都是姓劉啊,真往上查查,說不定五百年前都是一家人。

劉敬宣跑路以後也沒少折騰事,隻不過比起劉裕的一擊必中,他就是密謀—泄露—失敗—逃亡這個流程。

劉裕得知他被追捕趕忙寫信,身邊人還勸他別被騙了,劉敬宣卻說劉裕不會騙他,也是挺信任老朋友。

劉裕倒是沒有虧待他,北府軍是不可能再還給他,知恩圖報和冤大頭還是有區別的,立即被任命為輔國將軍、晉陵太守,封武岡縣男。

這件事一出,和劉毅之間的裂痕是越來越大,因為劉敬宣和劉毅很不對付,當初劉毅在他手底下幹活兒,劉敬宣對他的評價就不高,早就記在心裏,現在更是哪哪都不舒服。

隻不過暫時還沒力量和劉裕麵對麵幹架,所以在心裏忍一忍。】

劉邦聽得都有點懷疑,怎麼這麼多姓劉的湊到一塊呢?

“真不是一家人嗎?”

可不是巧合嘛,誰能想到真就姓劉的湊到一塊了。

至於劉裕的做法,他們自然覺得沒問題,劉毅嘛,想要翻身當老板其實也沒大錯,但問題是你掰手腕掰不贏啊。

菜是原罪。

【而且暫時他們還有共同的敵人,桓玄隻是被打跑了,並不是死了。

當初沒有乘勝追擊也是因為義成軍沒有水軍,經過修整,總算是訓練出一支萬人的水軍,這一次主帥是劉毅,劉裕坐鎮京口沒有親自出馬。

第一次在崢嶸洲大晉朝獲勝,但是吧,桓玄這等世家有一個很大的麻煩,畢竟是在一個地方經營了許多年,威信太高。

桓家在荊州的威信可比他在建康高多了,所以他又調集了兩萬多水軍,跟打不死的蟑螂一般。

兵馬有了,裝備精良,桓玄決定親自指揮,然後像是說夢話一般,勸降劉毅他們,要他們停止暴亂。

劉毅他們可能覺得桓玄發瘋,反正沒人搭理他。

本來數量就是晉軍的幾倍,有些人想要求援,劉裕的三弟劉道規卻是不這麼認為,他雖然和他兄長比起來還有點差距,但也是不迅速,率人衝鋒,劉毅看準時機在後麵放了把火。

隻能說桓玄沒那個命,好死不死的,這把火又是順風局,他隻能帶著司馬家的皇帝繼續跑路,失去指揮的楚軍可以說是全軍覆沒。

哦,前麵不是說晉安帝為什麼回不來嘛,因為桓玄跑路的時候順帶把他帶上了。】

一群人隻有一個想法,那前麵劉裕胡說八道的就有點過分了啊。

晉安帝都被人抓了你還說得到他的口諭,真把人當傻子糊弄啊。

可沒辦法啊,誰叫那會兒誰都沒他消息靈通,沒他拳頭大啊。

被抓了是事實,總歸得要弄個傀儡出來,劉裕的說法不是挺顧全麵子的嘛,就這樣吧。

還有,那桓家是不是真沒什麼氣運啊,都挺倒黴的。

打仗放火也不是想放就放的,東風不與周郎便就說明了,稍微逆風局,就得把己方燒沒了。